[实用新型]电子笔及笔头有效
申请号: | 202221505879.1 | 申请日: | 202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43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阮古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温酷数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广东蕴峰律师事务所 44747 | 代理人: | 李金徽;洪叶 |
地址: | 52378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笔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笔及笔头,其中笔头包括笔头及笔杆,笔杆内设有与笔头电连接的笔芯,笔头为由植绒层围合成的中空结构,植绒层为导体,植绒层与笔芯电连接。由于笔头表面遍布纤维绒毛,使得笔头表面光滑度严重降低,使得粘附效应存在的条件被打破,极大的降低了接触面间的摩擦力。而且笔头在受到笔杆传递的压力时,纤维绒毛也会产生较大的弹性形变,因此降低笔头与触屏之间的正压力,从而减小了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该电子笔极大的延长了使用寿命,更适合应用在电子黑板等大型触屏的场景。同时植绒层还能够增强对触屏的保护,兼具除尘、防水和消除静电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笔及笔头。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发展,与之相关的电子笔配件也随之兴起,通过电子笔能更好地进行触控输入。现有的电子笔主要包括笔杆,设置于笔杆内的笔芯,笔芯设有电路板,笔芯的端部还设有与电路板电连接的笔头。通过笔头与电容屏的耦合实现电子笔运动轨迹的定位,以替代手指实现人机交互。
但由于电子笔是模拟正常书写的笔,其使用过程同样存在落笔和运笔,正常的落笔和运笔力度很难刻意控制在一个微小的范围。而现有电子笔为了避免划伤屏幕,通常采用柔性的硅胶材质作为笔头。硅胶材质本身摩擦系数较大,使得电子笔使用时稍一用力就会产生极大的摩擦力,使用时会产生明显的顿感,且严重缩减了笔头的使用寿命,更是无法应用在电子黑板等大型触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笔使用时笔头与屏幕之间摩擦力难以控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所述笔头为由植绒层围合成的中空结构,所述植绒层为导体,所述笔头根部还设有与所述植绒层电连接的导电探针。
作为本申请电子笔笔头的又一改进,其中,所述笔头还包括的导电硅胶层,所述植绒层包覆在所述导电硅胶层表面。
作为本申请电子笔笔头的又一改进,其中,所述笔头还包括纤维布层,所述纤维布层位于所述导电硅胶层与所述植绒层之间,所述纤维布层为导体,所述纤维布层分别与所述植绒层及导电硅胶层电连接。
作为本申请电子笔笔头的又一改进,其中,还包括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植绒层与探针的卡箍。
作为本申请电子笔笔头的又一改进,其中,所述探针根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植绒层的沟槽,所述卡箍覆盖于所述沟槽表面。
作为本申请电子笔笔头的又一改进,其中,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卡箍表面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端部套设在所述卡箍表面,根部与笔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申请电子笔笔头的又一改进,其中,所述防护罩根部形成台阶状接头,所述接头可插入所述笔杆内与所述笔杆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端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笔杆端口处外表面平滑对接。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子笔,包括笔杆及设置于所述笔杆一端的笔头,所述笔头为以上所述的笔头。
作为本申请电子笔笔头的又一改进,所述植绒层为导电硅胶植绒布。
作为本申请电子笔的又一改进,其中,所述探针根部与所述植绒层固定连接并电连接,所述探针端部设有用于与笔杆固定连接的螺纹段,所述笔杆端部内置有与所述螺纹段相适配的螺母。
作为本申请电子笔的又一改进,其中,所述电子笔为主动式电子笔,所述笔杆内设有承载触控电路的笔芯,所述螺母与所述笔芯电连接;或所述电子笔为被动式电子笔,所述螺母与所述笔杆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温酷数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温酷数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058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焚烧SCR脱硝催化剂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蓄电池定量加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