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包包沿部位用再生铝镁碳砖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490667.0 | 申请日: | 2022-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93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郑贤杰;程行园;刘健;杨敏;陈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丰炉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41/02 | 分类号: | B22D41/02;F16F15/04;F16F15/0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杨晶晶 |
| 地址: | 3130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包 部位 再生 铝镁碳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包包沿部位用再生铝镁碳砖,包括铝镁碳砖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铝镁碳砖本体下端面的减震支撑组件,所述减震支撑组件包括支撑面层、防护面层、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减震面层、减震板、安装孔以及减震弹簧。本实用新型一种钢包包沿部位用再生铝镁碳砖由于在支撑面层和防护面层之间设置有减震组件,便于通过减震组件对支撑面层和防护面层受到的机械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铝镁碳砖本体由于外界的机械冲击力造成与钢包包沿部位相连接处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镁碳砖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包包沿部位用再生铝镁碳砖。
背景技术
以Al2O3,MgO和C为主要成分的含碳耐火材料。含 Al2O360%~69%,MgO7%~14%,C5%~12%。它有较好的抗渣侵蚀性和抗热震性,有微量的重烧膨胀,为提高其抗氧化性,可在配料中适当加入Si粉、Al粉、SiC粉或硅铁粉等添加剂,以树脂为结合剂,高压成型,经200~300℃处理后即可使用,不需煅烧,主要用于大型转炉和超高功率电炉钢包衬和炉外精炼炉衬等;
目前,现有公开号CN213771843U一种铝镁碳砖,包括铝镁碳砖本体,所述铝镁碳砖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柱形通口,所述第一柱形通口的内壁与第一柱形白刚玉的外壁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柱形白刚玉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封闭盖,所述第一封闭盖的外壁与第一柱形通口顶端的内壁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柱形白刚玉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封闭盖,所述第二封闭盖的顶部与第一柱形白刚玉底部进行固定连接。
但是,上述的目前这种铝镁碳砖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缺少减震组件,以造成铝镁碳砖用于钢包包沿部位由于机械的传动力而带动铝镁碳砖发生震动,降低了铝镁碳砖与钢包包沿部位相连接的稳定性,并且具有操作不便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包包沿部位用再生铝镁碳砖,旨在改善目前这种铝镁碳砖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缺少减震组件,以造成铝镁碳砖用于钢包包沿部位由于机械的传动力而带动铝镁碳砖发生震动,降低了铝镁碳砖与钢包包沿部位相连接的稳定性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钢包包沿部位用再生铝镁碳砖,包括铝镁碳砖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铝镁碳砖本体下端面的减震支撑组件,所述减震支撑组件包括开口朝上的支撑面层、设置在所述支撑面层上端开口处的防护面层、设置在所述支撑面层和防护面层之间的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面层和防护面层之间的减震面层、设置在所述减震面层中部位置的减震板、设置在所述减震面层上与所述减震板相适配的安装孔以及均匀设置在所述减震板上的减震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所述减震面层的上端面与防护面层的下端面相抵设置,所述减震面层的下端面与支撑面层的内腔的上端面相抵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面层和防护面层之间设置有减震组件,便于通过减震组件对支撑面层和防护面层受到的机械冲击力进行缓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所述减震板的外周与所述安装孔的内腔相抵设置,且减震板与所述安装孔相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通过密封胶将减震板与安装孔相连接,便于对减震板进行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所述减震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减震弹簧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便于对减震弹簧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所述减震弹簧的下端贯穿于支撑面层且设置在所述支撑面层内,所述支撑面层上设置有与所述减震弹簧相适配的第一支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槽便于对减震弹簧的下端进行支撑,从而便于减震弹簧对支撑面层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丰炉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丰炉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906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速特里科经编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活动机械抓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