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挖钻钻斗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479243.4 | 申请日: | 2022-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01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开强;邓胜朋;曾强;周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10/00 | 分类号: | E21B10/00;E21B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杨长青 |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挖钻钻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挖钻钻斗,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解决旋挖钻钻斗的钻斗壁与混凝土护壁的内壁刮碰时容易对混凝土护壁造成损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旋挖钻钻斗,包括钻斗壁,钻斗壁呈圆筒状,钻斗壁的顶端设置顶板,顶板的直径与钻斗壁的外径一致,顶板上设置连接端口,钻斗壁外侧的顶部固定设置一圈缓冲条。在旋挖钻配合人工挖孔施工期间,旋挖钻钻斗在提升、下降和施钻过程中,主要由缓冲条与混凝土护壁的内壁进行刮碰,显著减少甚至可以避免钻斗壁与混凝土护壁直接接触,减轻对混凝土护壁的损伤。本实用新型用于机械配合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可减轻旋挖钻钻斗对混凝土护壁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旋挖钻钻斗。
背景技术
在破碎易塌岩层进行桩基施工,若单独采用机械开挖成孔,由于岩层性质无法成孔,若采用人工开挖成孔,坑内作业时间较长,工期得不到保证,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通常采用机械配合人工挖孔的施工方法。
经过大量的旋挖钻配合人工挖孔实践发现,旋挖钻钻斗与混凝土护壁大面积、长时间刮碰,对混凝土护壁造成破坏,严重破坏护壁结构,对孔内的作业人员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究其原因,一方面,混凝土护壁的内壁在经过桩孔中心线的截面呈锯齿状,桩孔在开挖过程中,旋挖钻钻斗在提升、下降和施钻过程中不能保证绝对竖直,也无法保证旋挖钻钻斗始终位于钻孔的中心处,旋挖钻钻斗不可避免地会与混凝土护壁的内壁发生刮碰;另一方面,旋挖钻钻斗的钻斗壁质地坚硬,在与混凝土护壁的内壁刮碰时,极易混凝土护壁造成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挖钻钻斗,解决旋挖钻钻斗的钻斗壁与混凝土护壁的内壁刮碰时容易对混凝土护壁造成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旋挖钻钻斗,包括钻斗壁,钻斗壁呈圆筒状,钻斗壁的顶端设置顶板,顶板的直径与钻斗壁的外径一致,顶板上设置连接端口,钻斗壁外侧的顶部固定设置一圈缓冲条。
进一步的是:缓冲条在横截面的外轮廓呈等腰三角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等腰三角形的底对应的侧边与钻斗壁固定连接,半圆的直径对应的侧边与钻斗壁固定连接,半椭圆形的轴对应的侧边与钻斗壁固定连接。例如,缓冲条为橡胶条,橡胶条粘接固定于钻斗壁。
具体的:缓冲条为角钢,角钢的两个侧边的边缘焊接连接于钻斗壁。例如:角钢为Q235 碳素结构钢,型号规格为L75mm×75mm×5mm。
进一步的是:连接端口与顶板之间还设置加劲板。具体的:连接端口呈长方体状,连接端口的四角分别设置一块加劲板,四块加劲板均呈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钻斗壁外侧的顶部固定设置一圈缓冲条,在旋挖钻配合人工挖孔施工期间,旋挖钻钻斗在提升、下降和施钻过程中,主要由缓冲条与混凝土护壁的内壁进行刮碰,显著减少甚至可以避免钻斗壁与混凝土护壁直接接触,减轻对混凝土护壁的损伤,利于提高钻机效率、保障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提高作业效能。缓冲条选用角钢,材料易得成本低,角钢通过焊接固定于钻斗壁,固定牢固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挖钻钻斗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旋挖钻钻斗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钻斗壁1、顶板2、连接端口3、角钢4、加劲板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792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洗剂电加热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外翅管换热蒸汽产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