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472158.5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11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白会新;牛兴慧;刘升华;褚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迎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张高洁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取栓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阻拦网,支架主体为网格结构,其内部中空形成用于容纳血栓的容纳腔;阻拦网安装于容纳腔内,其用于将血栓封堵于容纳腔内。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回撤该取栓支架过程中,由于拦阻网的存在可以有效减少在取栓手术过程中的血栓的逃逸,从而避免逃逸的血栓在血流冲击作用下又会流向血管远端形成新的栓塞,从而增加了手术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并由此产生包括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在内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占整个脑卒中事件的70%左右。
近年来,脑血管病在我国已跃升为首位死因,是导致患者因病致残的主要原因,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溶栓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如血管内机械取栓)。但溶栓治疗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效果欠佳,根据文献报告颈内动脉末端闭塞静脉溶栓开通率只有6%。
血管内机械取栓是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最重要的进展,使得急性缺血性脑卒的治疗时间窗显著延长,并可显著改善急性大动脉闭塞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血管内机械取栓,主要是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定血管闭塞的位置,然后利用神经微导丝和微导管将取栓器械(如取栓支架)输送至闭塞位置后将血栓取出至体外,从而快速开通闭塞的血管。
目前的几种取栓支架,受结构设计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取栓过程中血栓逃逸的问题,逃逸的血栓在血流冲击作用下又会流向血管远端形成新的栓塞,从而增加了手术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以解决取栓支架在取栓过程中血栓逃逸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取栓支架,所述取栓支架包括:
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为网格结构,其内部中空形成用于容纳血栓的容纳腔;以及
阻拦网,所述阻拦网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其用于将血栓封堵于所述容纳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上述的取栓支架,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主体分为锥形段和与所述锥形段的锥底相连接的筒形段,所述阻拦网安装于所述筒形段内。
上述的取栓支架,进一步地,所述筒形段设有多个安装环,所述安装环设置于所述支架主体的网格结构的网格节点处并至少沿所述筒形段的周向分布,所述阻拦网的边缘通过所述安装环与所述支架主体相连。
上述的取栓支架,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安装环分为多个安装环组,所述多个安装环组沿所述筒形段的轴向分布于彼此间隔的网格节点处,每个所述安装环组均包括多个沿所述筒形段的周向分布的多个所述安装环。
上述的取栓支架,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内间隔安装有多个阻拦网。
上述的取栓支架,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阻拦网的形状圆形、三角形或正多边形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取栓支架,进一步地,所述阻拦网由金属丝、涤纶丝或聚酯丝编织而成。
上述的取栓支架,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主体为菱形网格结构。
上述的取栓支架,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主体由金属丝、涤纶丝或聚酯丝编织而成。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取栓装置,包括取栓支架、推拉导丝及导管,所述推拉导丝与所述支架主体的一端相连接,通过所述推拉导丝带动所述支架主体沿着所述导管的内腔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迎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迎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721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