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直、斜桩加载试验的模型桩桩帽有效
申请号: | 202221472016.9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30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蔡旺;武峰;李广伟;王任伟;刘柱;李金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加载 试验 模型 桩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直、斜桩加载试验的模型桩桩帽,包括桩角度调节模块、桩侧固定模块、桩顶固定模块、和导线接出及受力模块;桩角度调节模块由两块对称设置的调节块对合组成,两块调节块中间设有桩孔;桩侧固定模块由两块对称设置的固定块对合组成,两块固定块中间设有固定孔,桩角度调节模块置于固定孔内,两块固定块通过螺杆螺母连接固定;桩顶固定模块位于桩侧固定模块上方,桩顶固定模块中间设有导线通孔;导线接出及受力模块位于桩顶固定模块上方,导线接出及受力模块下底面设有与导线通孔连通的导线疏导槽;桩侧固定模块、桩顶固定模块和导线接出及受力模块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模型试验的精度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桩基模型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直、斜桩加载试验的模型桩桩帽。
背景技术
在桩基承载力研究中,模型试验是目前一种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成本低、时间短、可操作性强、结构尺寸可灵活调整。但目前对于模型桩的桩头固定和数据采集导线接出方式并未统一,当模型桩为斜桩时,桩头倾斜不利于施加荷载;由于模型桩尺寸较小,数据采集导线若从桩身接出会破坏模型桩的强度,若从桩顶接出又会影响荷载加载点的设置。因此,桩基模型试验常因桩身强度被破坏或数据采集导线损坏导致试验结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直、斜桩加载试验的模型桩桩帽,该模型桩桩帽通过采用对夹的方式固定模型桩,使得模型桩无论为直桩还是斜桩,桩帽均保持垂直状态,在桩顶位置设置导线通孔和导线疏导槽,使得数据采集导线从桩顶导出的同时又不影响加载,提高了模型桩试验的速度和精度,解决了现有模型桩桩头倾斜无法加载和数据采集导线导出位置不合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直、斜桩加载试验的模型桩桩帽,包括桩角度调节模块、桩侧固定模块、桩顶固定模块、和导线接出及受力模块;
所述桩角度调节模块由两块对称设置的调节块对合组成,两块调节块中间设置有与相应模型桩配合的桩孔;
所述桩侧固定模块由两块对称设置的固定块对合组成,两块固定块中间设置有与相应桩角度调节模块配合的固定孔,桩角度调节模块置于固定孔内,两块固定块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连接通孔,两块固定块通过穿过连接通孔的螺杆螺母连接固定成一个整体;
所述桩顶固定模块位于桩侧固定模块上方,所述桩顶固定模块的中间设置有用于使数据采集导线穿过的导线通孔;
所述导线接出及受力模块位于桩顶固定模块上方,所述导线接出及受力模块的下底面设置有用于将数据采集导线梳理至桩帽不加载侧的导线疏导槽,所述导线疏导槽与导线通孔连通;
所述桩侧固定模块、桩顶固定模块和导线接出及受力模块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桩角度调节模块为方形结构,对应的,所述固定孔为方形孔。
优选的,所述导线疏导槽呈十字形形状,使导线接出及受力模块的下底面呈“田”字形,导线疏导槽的尺寸可根据数据采集导线的多少和粗细调整开槽尺寸,将数据采集导线梳理至桩帽不加载侧,从而保证加载试验过程中数据采集导线不受力,保证试验数据的顺利采集。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线疏导槽的十字形中心位于导线接出及受力模块的中心,更便于将数据采集导线梳理至桩帽不加载侧。
优选的,所述桩侧固定模块的顶面四周设置有内螺纹沉孔,对应的,所述桩顶固定模块的四周均设置有内螺纹通孔一,所述导线接出及受力模块的四周设置有内螺纹通孔二,所述桩侧固定模块、桩顶固定模块和导线接出及受力模块通过螺丝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720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