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热水供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470728.7 | 申请日: | 2022-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17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 发明(设计)人: | 倪国彪;王彬彬;陈夕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7/00 | 分类号: | F24D17/00;F24D19/00;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林杨;徐雯琼 |
| 地址: | 200001 上海市徐汇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热水 供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活热水供水系统,包括:热水器、恒温水箱、预热水箱、一次循环泵和二次循环泵,系统构成一次循环回路和二次循环回路,所述二次循环回路不间断水循环,并且系统还设置有用于控制一次循环回路的第一水温传感器和第二水温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具有热水制备及时、补充快速的优势,可以保证冬季、多用户同时使用等情况下的终端用户热水水温需求,并且实现了管路中热水的超高温保护功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冗余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热水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如宿舍楼、公寓、宾馆等楼宇配备的热水供水系统,长期存在着一个问题:夏季的热水供水能力基本合适,而冬季的热水供水能力严重不足。
通过对设备结构原理和现场运行状况的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当热水供水系统管道闭环较大、管路很长,在长时间没有人取用热水时,管路中的热水静止不动,水温降低很快。当终端用户取水时,管道里滞留的热水温度已经降低到一定程度,取到的水是管道内的滞留冷水。另外,虽然当用户取水后一段时间设备已经在循环加热,但由于管路太长、加热时间太晚,导致其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管路里的水温。加热滞后造成热水供应不上,当多用户同时使用热水时尤为突出,这就导致虽然在夏季能够勉强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在寒冷的冬季,其工况要求不能满足正常使用,甚至完全不能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热水供水系统,其热水制备及时、补充快速,保证了冬季、多用户同时使用等情况下的终端用户热水水温需求,并且实现了管路中热水的超高温保护功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冗余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活热水供水系统,包括:
热水器,为设有加热装置用于制备热水的容器,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恒温水箱,为用于存储所述热水器所制备的热水的容器,设置有热水进口、热水出口和交换端口;其中,所述热水进口与出水口连接;
预热水箱,为用于容纳补充的冷水及对补充的冷水预加热的容器,设置有冷水补水口、一次循环出水口、二次循环进水口和预热交换端口;其中,所述冷水补水口与冷水源连接;所述预热交换端口与交换端口连接;所述一次循环出水口与进水口连接,所述热水器-恒温水箱-预热水箱-热水器构成一次循环回路;所述二次循环进水口与热水出口之间通过热水输出总管连接,所述热水输出总管与连接终端用户的楼层热水分支管道连接,所述恒温水箱-预热水箱-恒温水箱构成二次循环回路;
一次循环泵,设置在所述一次循环回路上,使所述一次循环回路可以按照所述热水器-恒温水箱-预热水箱-热水器的方向水循环;
二次循环泵,设置在所述二次循环回路上,使所述二次循环回路可以按照所述恒温水箱热水出口-预热水箱-恒温水箱交换端口-恒温水箱热水出口的方向水循环。
优选地,所述二次循环泵不间断运行,使所述二次循环回路不间断水循环。
优选地,所述生活热水供水系统还设置有第一水温传感器,其实时检测安装位置的水温;所述第一水温传感器与一次循环泵电连接,并可设置低温触发值,当其检测的水温低于所述低温触发值时,其控制所述一次循环泵运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热水输出总管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热水输出总管与各楼层热水分支管道的连接点之后,并靠近所述二次循环进水口。
优选地,所述生活热水供水系统还设置有第二水温传感器,其实时检测安装位置的水温;所述第二水温传感器与一次循环泵电连接,并可设置高温触发值,当其检测的水温高于所述高温触发值时,其控制所述一次循环泵停止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707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