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桡动脉压迫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469657.9 | 申请日: | 2022-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50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施鸿毓;沈蕾;解梦诗;廖敏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陆叶 |
| 地址: | 2009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桡动脉 压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件领域。远桡动脉压迫器,包括弹性固定带,弹性固定带的一端设有用于大拇指穿过的指环,弹性带的端部内侧通过刺毛粘结构与弹性固定带的外侧相连围成套在手腕上的环状结构;弹性固定带上开设有压迫操作口;弹性固定带的外侧固定有基座,基座中央安装有可下压的压迫块,压迫块穿过压迫操作口;压迫块是透明压迫块。本装置可以实现远桡动脉的压迫止血。使用时,弹性固定带的一端的指环套入拇指,另一端紧密绕腕部一圈后,与弹性固定带的外侧粘合。通过压迫块采用透明压迫块。便于观察穿刺点的出血情况。通过压迫块的下压程度的调整,调节压迫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压迫器。
背景技术
远端桡动脉穿刺作为一个介入的新途径,患者自觉舒适度良好,术后相关并发症较少。然而目前只有桡动脉压迫器,并没有针对远桡动脉的压迫器。
以往通过桡动脉进行造影、支架置入、有创动脉压监测、采集血标本等操作日益被临床所需要,成为一种很普遍的诊断和治疗手段,然而桡动脉穿刺处失败时(痉挛、血肿等)或需穿刺左侧桡动脉途径(桥血管造影、CTO双侧桡途径等),现在可以采用远端桡动脉穿刺技术更安全舒适。远端桡动脉为双侧供血,故搏动不易消失,穿刺成功率更高,远端桡动脉穿刺的另一个优势是能保证桡动脉的开放,因为常规的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有一定比例的桡动脉闭塞率,大约10-20%,这部分病人以后再行介入治疗包括看中医时需要“号脉”都很困难,经远端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能避免这一并发症。
目前远桡动脉穿刺处的止血方式为:拔鞘管前将纱布重叠小方块状置于远桡动脉上,用食指加压固定,其中食指的受力点为鞘管入血管处,在拔出鞘管瞬间加压,以穿刺点不出血为标准。在纱布条上加2至3层纱布,用弹力绷带加压绕3至4圈,无出血者3至4h去除纱布条,该方法止血效果明显,但是操作复杂,费时费力,压迫力不可调,在有效止血的同时不能兼顾静脉的回流,且对患者耐受程度差。部分患者由于活动手部导致绷带松动,出现手背部的血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远桡动脉压迫器,以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远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固定带,所述弹性固定带的一端设有用于大拇指穿过的指环,所述弹性带的端部内侧通过刺毛粘结构与所述弹性固定带的外侧相连围成套在手腕上的环状结构;
所述弹性固定带上开设有压迫操作口;
所述弹性固定带的外侧固定有基座,所述基座中央安装有可下压的压迫块,所述压迫块穿过所述压迫操作口;
所述压迫块是透明压迫块。
本装置可以实现远桡动脉的压迫止血。使用时,弹性固定带的一端的指环套入拇指,另一端紧密绕腕部一圈后,与弹性固定带的外侧粘合。通过压迫块采用透明压迫块。便于观察穿刺点的出血情况。通过压迫块的下压程度的调整,调节压迫力。避免了传统弹力绷带加压绕3至4圈导致的问题。便于查看出血情况。压迫力可调。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压迫块的材质是亚克力。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迫块可转动的安装在一旋转杆上,所述旋转杆与所述基座螺纹连接;
所述旋转杆的顶部开设有棱柱孔;
所述棱柱孔用于插接旋转手柄。
便于实现旋转杆的旋转带动压迫块的下压操作。同时,当医务工作者旋转压迫到位后,取下旋转手柄,避免误触导致的压迫块的松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压迫块纵向滑动的导向槽;
所述压迫块的外壁设有至少两个周向设置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所述导向槽的底部设有压迫块滑动的下极限位置限位的限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未经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696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