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向套以及转向管柱和转动中间轴的连接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469030.3 | 申请日: | 2022-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20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戢平;赵顺华;童荣辉;刘金玲;马宏霞;张伟明;亓峰;陈越洋;张哲;张振磊;王炜杰;吴思晨;张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1/20 | 分类号: | B62D1/20;B62D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范志平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向 以及 转向 管柱 转动 中间 连接 组件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导向套以及转向管柱和转动中间轴的连接组件,导向套用于连接转向管柱的空心的连接轴和转动中间轴的接叉,所述接叉具有第一缺口,所述连接轴具有外花键和第二切平面,所述导向套包括筒状部和用于插入到所述第一缺口中的连接定位部,所述筒状部的内周壁设置有第一内花键和第一切平面,用于和所述连接轴的所述外花键、所述第二切平面配合;所述筒状部的外周壁设有用于和所述第二切平面对齐的第一定位部。通过第一定位部实现导向套与转向管柱的定位,通过连接定位部实现导向套、转向管柱的组件与转动中间轴的定位,最终确保对准键合,不仅避免安装时错齿,同时可提高装配效率、保证装配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向套以及转向管柱和转动中间轴的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2,图1为一种转向管柱和导向套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图1中转向管柱的示意图。
转向管柱1’包括实心的连接轴11’,连接轴11’设置外花键111’和切平面112’,转动中间轴2’的接叉21’设置连接孔212’,在孔壁上设置内花键211’和切平面215’,安装时,连接轴11’插入连接孔212’,连接轴11’的切平面112’和接叉21’的切平面215’对齐,以使二者的内花键211’、外花键111’相键合,然后通过螺栓打入螺孔214’实现固定,接叉21’的周壁设置有缺口213’,螺栓打紧后,缺口213’收紧。
但是对于空心的连接轴而言,连接轴为管状结构,管壁较薄,只能加工出较细的外花键,如果仍采用上述的较大面积的切平面定位,转向管柱的连接轴壁厚会进一步地局部减薄,从而减弱转向管柱连接轴的强度,转向管柱整体的特性会变差,如果设置较小面积的切平面,则安装时不容易确定定位位置,并且,由于设置细花键结构,定位角度要求更高,仅依靠切平面定位较难准确将转向管柱安装到转动中间轴的接叉,安装时易出现错齿情况,需要反复对位和调整细花键会严重影响安装工时,降低安装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导向套,用于连接转向管柱的空心的连接轴和转动中间轴的接叉,所述接叉具有第一缺口,所述连接轴具有外花键和第二切平面,所述导向套包括筒状部和用于插入到所述第一缺口中的连接定位部,所述筒状部的内周壁设置有第一内花键和第一切平面,用于和所述连接轴的所述外花键、所述第二切平面配合;所述筒状部的外周壁设有用于和所述第二切平面对齐的第一定位部。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筒状部沿轴向相对设置,所述连接定位部位于所述筒状部的一侧,并连接所述筒状部和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抵接穿过所述筒状部的所述连接轴的端部。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多个卡接筋,多个所述卡接筋沿所述底座的周向分布,所述卡接筋能够过盈压入所述连接轴的内孔。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周壁设有用于和所述第二切平面对齐的第二定位部。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凸点结构。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套还设有握持部,所述筒状部、所述限位部、所述连接定位部、所述握持部一体注塑成型。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定位部设有楔形导向部,用于导向所述连接定位部插入所述第一缺口。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筒状部的端部设置法兰面,用于抵接所述接叉的端面。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为沿所述筒状部的轴向延伸至两端的定位筋,且所述定位筋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切平面的宽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690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三氟化氮副产回收高纯氢能的系统
- 下一篇:入箱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