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时用于显热储热和相变储热的储热实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460442.0 | 申请日: | 2022-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80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唐飞;栾鑫;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叁参研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F28F27/00;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白晓菲 |
| 地址: | 1022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用于 显热储 热和 相变 实验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时用于显热储热和相变储热的储热实验系统,涉及热能储存设备技术领域,该储热实验系统包括均具有温度感应器件的高温水箱、低温水箱和储热装置,高温水箱与储热装置之间连接并连通高温进水管路和高温出水管路,低温水箱与储热装置之间连接并连通低温进水管路和低温出水管路,出水管路、高温进水管路和低温进水管路之间设有三通,高温出水管路、低温出水管路和进水管路之间设有三通。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管路、高温进水管路和低温进水管路之间具有三通,高温出水管路、低温出水管路和出水管路之间具有三通,故显热储热实验平台和相变储热实验平台同时建立,在充分完成教学及科研任务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实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储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同时适用于显热储热和相变储热的储热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显热储热和潜热储热是目前最有效的热量储存方式。
显热可以是与周围温度相关的热势能或冷势能,它存储在固体、液体或由固体、液体组成的混合物中,显热形式的内能变化取决于材料的质量、比热和温度变化。显热热能存储的材料必须选择温度稳定,且在温度极限时仍不会发生相变的材料,它应具有高的比热、高的密度和可接受的低蒸汽压力。
潜热是在状态改变或相变时,如固体变为液体(熔化)或液体变为气体(汽化)时,材料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或吸收的能量,潜热储能对在相变过程中内能发生巨大变化的材料很有吸引力。一种材料的相变能(熔化热或汽化热)决定了它作为相变材料的蓄热能力。当施加足够的热时,相变材料的分子键被打开。它们的键能使相变材料具有出众的热容量。为了适用于潜热存储,材料必须拥有高相变热、高密度、合适的相变温度、低毒性和低成本下较长的工作周期,相变储能材料的主要优势在于它对比温度和对比质量下的储能能力。
为了对显热储热和相变储热系统及储热材料的储/放热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现有实验平台的设计中通常为分别建立显热储热实验平台及相变储热实验平台,流程复杂,研究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适用于显热储热和相变储热的储热实验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分别建立显热储热实验平台及相变储热实验平台,导致流程复杂和研究效率较为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时适用于显热储热和相变储热的储热实验系统,包括均具有温度感应器件的高温水箱、低温水箱和储热装置,所述高温水箱与所述储热装置之间连接并连通高温进水管路和高温出水管路,所述低温水箱与所述储热装置之间连接并连通低温进水管路和低温出水管路,位于所述储热装置上的所述高温进水管路和所述低温进水管路设为出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所述高温进水管路和所述低温进水管路之间设有三通,位于所述储热装置上的所述高温出水管路和所述低温出水管路设为进水管路,所述高温出水管路、所述低温出水管路和所述进水管路之间设有三通。
根据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高温出水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高温离心泵和第二阀门。
根据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低温出水管路上设有第五阀门、低温离心泵和第六阀门。
根据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进水管路上设有调节阀、流量计和第七阀门。
根据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出水管路上设有第八阀门。
根据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高温进水管路上设有第四阀门。
根据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低温进水管路上设有第九阀门。
根据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进水管路和所述出水管路之间设有第三阀门。
根据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温度感应器件设为热电偶。
根据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储热装置电连接数据采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叁参研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叁参研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60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