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内在线监测集成式球囊反博导管及球囊反搏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455182.8 | 申请日: | 2022-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88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行;郑晓勇;王锦达;吕杰杰;罗建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脉航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60/157 | 分类号: | A61M60/157;A61M60/295;A61M60/497 |
| 代理公司: | 广州开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08 | 代理人: | 冯肖肖;赵君兰 |
| 地址: | 518063 广东省广州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内 在线 监测 集成 式球囊反 博导 球囊反搏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体内在线监测集成式球囊反博导管及球囊反搏系统,球囊反博导管包括导管及设在导管上的球囊,导管内设有导丝通道及球囊通道,球囊反搏导管还包括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及线缆,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贴附在导管远端的外表面,线缆沿着导管设置,线缆的远端电性连接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导管接头上设有连接线缆近端的电路接头;球囊反搏系统包括球囊反搏主机以及前述的体内在球囊反博导管。本专利提供的体内在线监测集成式球囊反博导管及球囊反搏系统,能直接在患者主动脉内实时采集血流动力学数据,实现参数的实时性,减少数据传输处理的延迟及偏差问题,提升治疗效果,且整体结构更加简单,操作工艺也更为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体内在线监测集成式球囊反博导管及球囊反搏系统。
背景技术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 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系统(IABP)的原理是经动脉穿刺在病人的主动脉处放置一条球囊反搏导管,利用体外的反搏泵根据患者心电数据向球囊反搏导管充气或排气,在心脏舒张初期主动脉瓣关闭时,由反搏泵对球囊进行充气使其充盈膨胀,产生正压,增加舒张压,增加全身及冠状动脉的血液灌注;在心脏排血初期(即收缩初期)主动脉瓣打开时球囊被迅速排空抽瘪,产生负压,造成主动脉压力瞬间下降,降低心脏左室射血阻力即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脏排血量,从而改善左心室射血。
现有的球囊反搏系统,患者的心电数据是通过体外贴片电极采集处理,数据经过体外收集放大再处理,再反馈执行到体内,延迟时间较长,同步性较差,而且工作时体外贴片电极采集的心电数据与球囊所在的主动脉内血流动力学数据可能存在偏差,影响工作效果,另外,这种系统结构较复杂,操作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体内在线监测集成式球囊反博导管及球囊反搏系统,通过在球囊反搏导管的远端设置微型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工作时直接在患者主动脉内实时采集球囊工作部位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通过线缆传输至体外的球囊反搏主机,实现参数的实时性,减少数据传输处理的延迟问题及偏差问题,提升治疗效果,且系统整体结构更加简单,操作工艺也更为简便。
本实用新型任务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体内在线监测集成式球囊反博导管,包括导管及设在导管靠近远端处的至少一个球囊,导管内设有导丝通道以及分别独立连通各球囊的球囊通道,导管的近端设有导管接头,导管接头上设有对应连通各个球囊通道的气路接头,所述球囊反搏导管还包括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及线缆,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贴附在所述导管远端的外表面,线缆沿着所述导管设置,线缆的远端电性连接数据采集处理模块,所述导管接头上设有连接线缆近端的电路接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球囊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导管内还设有线缆通道,线缆通道和所述球囊通道相互独立,线缆通道的近端延伸至所述导管接头,远端延伸至靠近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处,并通过设在导管上的一个线缆孔连通导管外,所述线缆穿过线缆通道,线缆的远端从线缆孔伸出并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球囊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近侧球囊和远侧球囊,两个球囊沿所述导管轴向间隔设置并相互独立,所述球囊通道包括相互独立的近侧球囊通道和远侧球囊通道,所述导管内还设有线缆通道,线缆通道的近端延伸至所述导管接头,远端延伸至靠近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处,并通过设在导管上的一个线缆孔连通导管外,所述线缆穿过线缆通道,线缆的远端从线缆孔伸出并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脉航医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脉航医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551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头的保护罩
- 下一篇:一种设备底座加工用切削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