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热冲击红外热电堆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451489.0 | 申请日: | 2022-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60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焕焕;葛斌;吴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元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J5/12 | 分类号: | G01J5/12;G01J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王芳 |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热 冲击 红外 热电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热冲击红外热电堆传感器,属于红外探测及传感器封装技术领域;一种抗热冲击红外热电堆传感器包括:管座,与所述管座两侧固定连接的管帽,设置于所述管帽内壁上的环氧树脂胶,连接于环氧树脂胶之间的红外滤光片,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管座上并与所述管座采用电连接的红外测温芯片;所述环氧树脂胶底部粘胶区域设有合金挡板;本实用新型在封装结构方面进行了优化,使得其应用在红外体温计中的测温精度大大提升并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通过在封装管壳上增加抗热冲击挡板,在原管帽内部粘胶区域增加合金挡板,在传感器受到热冲击时,合金挡板将阻挡红外辐射传递到红外测温芯片上,将从而达到减少测温误差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热冲击红外热电堆传感器,属于红外探测及传感器封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红外热电堆传感器,作为红外体温计的核心器件,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人体的温度以红外辐射的形式进入红外体温计,被红外热电堆传感器所接受,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输出,再由内置的MCU经运算处理后,在LED显示屏上显示出相应的人体温度值。所以,人体体温计探测人体温度的精度和稳定性基本上都需要依赖于红外热电堆传感器。
通常,红外体温计如耳温枪需要将装有红外热电堆传感器的探头塞入耳道,对准鼓膜进行测量。由于塞入耳道时,人体的体温会在短时间内对耳温枪探头部位进行接触式热传导和红外热辐射,产生对红外热电堆传感器的瞬时温度冲击。温度冲击会引发红外热电堆传感器的瞬时测温误差,从而极大的影响耳温枪的测温精度。如图1所示,当耳温枪塞入人耳时,曲线A表示红外热电堆传感器受热后其自身的温度升高,曲线B表示在这种状态下红外热电堆传感器探测人体体温时产生的测量误差,由于受温度冲击影响,短时间内红外热电堆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很大,导致其自身出现“热休克”现象,不能准确的测出人体的真实温度。因此,如何提高红外热电堆传感器的瞬时测温精准度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抗热冲击红外热电堆传感器,解决上述提到由于受温度冲击影响,短时间内红外热电堆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很大,导致其自身出现“热休克”现象,不能准确的测出人体的真实温度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抗热冲击红外热电堆传感器,包括:管座,与所述管座两侧固定连接的管帽,设置于所述管帽内壁上的环氧树脂胶,连接于环氧树脂胶之间的红外滤光片,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管座上并与所述管座采用电连接的红外测温芯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环氧树脂胶底部粘胶区域设有合金挡板,在传感器受到热冲击时,所述合金挡板将阻挡红外辐射传递到红外测温芯片上,将从而达到减少测温误差的目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管座和所述管帽的型号均为TO46,且所述管帽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安装于所述管座两侧上。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环氧树脂胶和所述环氧树脂胶均设有两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管座的底部外接有引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封装结构方面进行了优化,以实现一种高稳定性红外热电堆传感器封装方法,使得其应用在红外体温计中的测温精度大大提升并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通过在封装管壳上增加抗热冲击挡板,在原管帽内部粘胶区域增加合金挡板,在传感器受到热冲击时,合金挡板将阻挡红外辐射传递到红外测温芯片上,将从而达到减少测温误差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温度冲击对测温误差的影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统红外热电堆传感器封装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红外温度传感器封装结构图。
附图标记:管座104、管帽102、环氧树脂胶105、红外滤光片103、红外测温芯片101、合金挡板201、红外热电堆传感器封装结构100、红外辐射10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元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元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514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缸盖专用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智能照明功能的衣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