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偏压陡坡地形的组合支挡型隧道洞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442764.2 | 申请日: | 2022-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54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胡强;刘品;杨春平;缪文鼎;周立;刘敏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10;E21D11/38;E21F16/02 |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邵红波 |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偏压 陡坡 地形 组合 支挡型 隧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偏压陡坡地形的组合支挡型隧道洞门结构,包括明洞衬砌及洞门墙,在明洞衬砌靠近山体的内侧设有抗滑桩,而远离山体的外侧依次设有用于辅助洞顶填土的偏压挡墙和用于使隧底基础稳定的衡重式挡墙,在偏压挡墙和衡重式挡墙之间设有帮补材料;在抗滑桩和偏压挡墙之间、洞门墙的后部设有墙背回填结构。通过设置在明洞衬砌靠山体内侧的抗滑桩抵抗地形偏压力,设置衡重式挡墙保证隧道洞门结构的基础稳定,设置偏压挡墙可避免洞顶回填土向山体外侧垮塌,保证回填土具有良好稳定性,通过三种支挡结构的协同受力,可大大提高隧道洞口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偏压陡坡地形下隧道洞口段明洞延长施工的必要条件,并且可有效保障隧道洞口段的施工安全及运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偏压陡坡地形的组合支挡型隧道洞门结构,属于隧道建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受道路整体线形的限制,隧道洞口段可能会遭遇偏压陡坡地形,此时隧道洞门设计需要应对高边仰坡、结构偏压受力等诸多难题,若处治不当,则可能导致边仰坡失稳坍塌、坡体危石滚落、隧道结构开裂变形等事故,进而给施工安全及运营期行车安全留下不小的风险隐患。针对上述情况,目前相对成熟的处治方案是将隧道洞门结构向山体内部适当推移,采用贴壁式进洞的方式保证洞口施工的可操作性,并通过锚索框格梁、锚杆框格梁等结构措施对洞顶高边仰坡进行强防护,并根据情况需要在洞顶边仰坡合适位置设置主动或被动防护网。上述工程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隧道洞口段的安全性,但存在工程造价高、对洞口环境破坏较大等缺陷,且边仰坡防护效果直接取决于锚索、锚杆等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风险可控性较差。
相比于加强边仰坡防护而言,延长明洞是相对更加可靠的应对措施。但是,受偏压地形限制,隧道洞口段普遍存在着坡体内侧地形偏压力大、坡体外侧结构基础不稳等实际问题,使得实施延长明洞的方案存在较大的条件限制。针对上述情况,研究一种适用于偏压陡坡地形的组合支挡型隧道洞门结构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偏压陡坡地形的组合支挡型隧道洞门结构,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偏压陡坡地形的组合支挡型隧道洞门结构,包括明洞衬砌及洞门墙,在明洞衬砌靠近山体的内侧设有抗滑桩,而远离山体的外侧依次设有用于辅助洞顶填土的偏压挡墙和用于使隧底基础稳定的衡重式挡墙,在偏压挡墙和衡重式挡墙之间设有帮补材料;在抗滑桩和偏压挡墙之间、洞门墙的后部设有墙背回填结构。
前述的抗滑桩为若干件间隔布置在隧道明洞区段。
前述洞门墙与抗滑桩、偏压挡墙及明洞衬砌之间通过连接钢筋建立刚性连接。
在前述洞门墙和偏压挡墙上均设置有泄水孔。
前述帮补材料为C20混凝土。
前述的洞门墙顶部高出隧道拱顶衬砌,其高度根据墙背回填结构的高度确定。
前述的墙背回填结构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C15混凝土回填层、土石回填层及粘土隔水层,并在粘土隔水层顶部设有绿植层。
在前述墙背回填结构及偏压挡墙顶部设有相贯通的洞顶水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42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溶药机抓取机械爪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中用材料运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