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数字信号的无电解液的覆膜法余氯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418397.2 | 申请日: | 2022-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38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 发明(设计)人: | 雷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北方测控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48 | 
| 代理公司: | 南京普睿益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5 | 代理人: | 曹花 | 
| 地址: | 116033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字信号 电解液 覆膜法 余氯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的无电解液的覆膜法余氯传感器,包括主体壳和开设在主体壳左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套接有膜腔,所述主体壳的输出端中心点位置固定有电极棒,所述膜腔的内部中央位置设置有模体且模体与膜腔内壁紧密贴合,所述膜腔内部左侧设置有定位机构。通过设置的定位凹槽与连接卡槽配合,能够与连接件连接,可以对膜腔限位,可有效地避免膜腔出现偏移,同时方便后续对膜腔进行更换检修,且设置的缓冲块能够对模体限位,避免在工作时模体收到压迫而坏损,而设置的限位板与限位件配合,不仅能够进一步对模体限位,还能够电极棒的位置进行限位,保证电极棒工作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氯传感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数字信号的无电解液的覆膜法余氯传感器。
背景技术
剩余氯简称余氯,是氯消毒的水质参数。余氯过高将给水带来臭味,过低将使水失去保持杀菌的能力,降低供水的卫生安全性,而余氯传感器基于电化学原理,分为恒电压型传感器(裸电极)和隔膜式极谱型传感器(膜电极),其中,隔膜式极谱型传感器由阴极、阳极、电解液及阴极上覆盖的一层气透性薄膜构成。被测液中余氯通过隔膜扩散至阴极上,阴极与阳极间适当的极化电压可在阴极上将余氯还原,这些化学反应产生与所测量溶液中余氯成正比的电流。
在覆膜余氯传感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模体进行更换,以确保传感器能够正常工作,而大多覆膜均粘接在膜腔内,导致工作人员对其拆卸及更换不便,从而使得传感器的适用范围降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数字信号的无电解液的覆膜法余氯传感器,能解决大多覆膜均粘接在膜腔内,导致工作人员对其拆卸及更换不便,从而使得传感器的适用范围降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数字信号的无电解液的覆膜法余氯传感器,包括主体壳和开设在主体壳左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套接有膜腔,所述主体壳的输出端中心点位置固定有电极棒,所述膜腔的内部中央位置设置有模体且模体与膜腔内壁紧密贴合,所述膜腔内部左侧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有电极棒的另一端连接有余氯监测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定位凹槽、连接卡槽和连接件,所述定位凹槽开设在连接部内部底面,所述连接卡槽连接在定位凹槽的一端且定位凹槽与连接卡槽相连通,所述连接件卡接在定位凹槽内部且连接件可沿着连接卡槽内部转动,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膜腔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膜腔套接在连接部的外表面且膜腔与主体壳紧密贴合,所述电极棒与膜腔保持同一竖直中心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膜腔的内壁左端面设置有缓冲块且缓冲块的横截面为圆弧状结构,所述缓冲块的另一端与模体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限位板、限位件,所述限位板套接在电极棒的外表面且限位板的外表面与膜腔内壁紧密贴合,所述限位件固定在限位板的内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壳的右侧设置有信号转换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右侧设置有无线传输模块且无线传输模块贯穿于主体壳的内部,所述主体壳的前表面中央位置设置有显示控制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定位凹槽与连接卡槽配合,能够与连接件连接,可以对膜腔限位,可有效地避免膜腔出现偏移,同时方便后续对膜腔进行更换检修,且设置的缓冲块能够对模体限位,避免在工作时模体收到压迫而坏损,进而可以提升其使用寿命,而设置的限位板与限位件配合,不仅能够进一步对模体限位,还能够电极棒的位置进行限位,保证电极棒工作时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北方测控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北方测控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183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的高强度碳纤维包芯绳
- 下一篇:冲压设备落料冷却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