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瓶车壳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401889.0 | 申请日: | 2022-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96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胜;周连明;吕少辉;王建军;陈士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元平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J43/13 | 分类号: | B62J43/13;B62J25/04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台创工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27 | 代理人: | 金俊男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瓶车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瓶车壳体,包括电瓶车底壳,脚踏壳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两个防滑区域,滑杆套的内部滑动套设有滑杆本体,限位扣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杆,脚踏壳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脚踏垫;本实用新型在电瓶车脚踏壳体的中部设置两个防滑区域,且防滑区域通过多组防滑条纹组成,防滑区域与脚踏垫底部的防滑横条配合,防滑横条置于嵌设槽内部,同时通过防滑橡胶凸点进行增加摩擦,从而有效对脚踏垫的中部进行防滑限位,同时在脚踏壳体的边侧还设置有在滑杆套内部滑动的滑杆本体,可抽出滑杆本体,使得其侧面的限位杆卡在脚踏垫的卡位槽内部,进而对脚踏垫的边侧进行限位,从而有效防止脚踏垫跑偏,提高行驶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瓶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瓶车壳体。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发展,是绿色环保的时代,不但要求人们注重节约能源,更重要的是要求人们更加注重居住环境和绿色环保,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电动车作为绿色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由于环保的要求,加之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电动车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是现有电瓶车脚踏板部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现有的电瓶车脚踏区域,一般都设置有脚踏垫进行防护,但是脚踏垫与脚踏支撑区域仅仅依靠摩擦力进行支撑,其边侧缺乏限位支撑机构,导致脚踏垫支撑不稳,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向边侧跑遍,而在骑行的过程中,当脚踏垫向边侧跑偏时,会阻碍骑行人的脚部,进而对骑行造成影响,当其掉落时,进一步可能会发生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瓶车壳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瓶车壳体,包括电瓶车底壳、后端壳、交脚踏壳体、防滑区域、防滑条纹、前端下壳体、滑杆套、脚踏垫、限位扣和弹簧压紧杆,所述电瓶车底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脚踏壳体,所述脚踏壳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两个防滑区域,且两所述防滑区域对称设置,所述防滑区域由多个均匀设置的防滑条纹组成,且相邻所述防滑条纹之间形成嵌设槽,所述脚踏壳体和电瓶车底壳之间的连接处固定开设有侧槽,所述侧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滑杆套,所述滑杆套的内部滑动套设有滑杆本体,所述滑杆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扣,所述限位扣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杆,所述脚踏壳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脚踏垫。
在上述的一种电瓶车壳体中,所述脚踏垫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多组防滑横条,且所述防滑横条置于嵌设槽内部,所述防滑横条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多组防滑橡胶凸点,防滑橡胶凸点均匀设置有多组,且外侧与嵌设槽的内避免接触,从而增加脚踏垫底部与防滑区域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脚踏垫不会轻易发生偏移滑动。
在上述的一种电瓶车壳体中,所述脚踏壳体的边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脚踏垫的边侧开设有卡位槽,且所述限位杆的一端穿过卡位槽至于限位槽的内部。
在上述的一种电瓶车壳体中,所述滑杆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压紧杆,所述弹簧压紧杆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压紧弹簧,且所述压紧弹簧的一端与滑杆套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压紧弹簧杆对压紧弹簧进行导向,且压紧弹簧可拉动滑杆本体向内部滑动,进而拉动限位扣,为限位扣提供一个压紧力,使得限位扣通过限位杆对脚踏垫的边侧进行限位。
在上述的一种电瓶车壳体中,所述电瓶车底壳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后端壳,所述后端壳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座椅架,所述座椅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后扶手架,电瓶车后端壳设置在电瓶车底壳的后端,其由内部支撑件和外侧防护壳组成,通过内部支撑件进行支撑,同时外侧设置有外防护壳进行防护,外防护壳贴合电瓶车底壳和脚踏壳体设置,与其形成一个平面。
在上述的一种电瓶车壳体中,所述电瓶车底壳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前端下壳体,所述脚踏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端上壳体,且所述前端上壳体与前端下壳体之间通过连接座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前端上壳体和前端下壳体均与电瓶车底壳一体连接设置,可增强其车壳的整体前端强度,且上壳体与前端下壳体之间形成有空腔,可用来进行线路导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元平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元平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018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倒V形柱转化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单车车架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