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颅骨矫形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1348337.8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48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董晨彬;张迪;罗凡;刘旭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量几何(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蒙蒙;龙洪 |
地址: | 200090 上海市杨浦区长阳***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颅骨 矫形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颅骨矫形固定器。该颅骨矫形固定器包括设有多个通孔的固定器本体;所述固定器本体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通孔的孔径;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与待矫正颅骨相对标准头型凸出部分相配合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与待矫正颅骨相对标准头型凹陷部分相配合的区域。通过对该颅骨矫形固定器的固定器本体上的通孔的孔径进行差异化设计,以提高产品整体设计的精细化,以获得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以及轻便性的颅骨矫形固定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但不限于婴儿头部矫形和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颅骨矫形固定器。
背景技术
根据医学报告,约70%的新生儿有颅骨形态异常问题,其中35%属于中度或者重度颅骨形态异常。现阶段有手术或者矫形固定器佩戴等治疗方案。其中,手术适用于病理性颅骨异常的问题。婴儿矫形固定器是经过大量临床验证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案。国内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扁头综合征,之后的几十年间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至今已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时间框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颅骨矫形固定器。通过对该颅骨矫形固定器的固定器本体上的通孔的孔径进行差异化设计,以提高产品整体设计的精细化,以获得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以及轻便性的颅骨矫形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颅骨矫形固定器,包括设有多个通孔的固定器本体;
所述固定器本体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通孔的孔径;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与待矫正颅骨相对标准头型凸出部分相配合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与待矫正颅骨相对标准头型凹陷部分相配合的区域。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相比所述固定器本体的基础厚度大,以用来加大约束力。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相比所述固定器本体的基础厚度小,以用来加大生长空间。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器本体设为夹层结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饰层、中间层以及外饰层;所述中间层为中空层;
其中,可对所述内饰层、所述中间层以及所述外饰层中的至少一层的厚度进行调节,以加大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层为蜂窝层,多个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内饰层、所述中间层以及所述外饰层。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器本体包括前段和后段;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以可拆卸的方式拼接在一起;
或者,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采用一体方式成型,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组成C型;
或者,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采用一体方式成型,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组成环状,所述前段的端部和所述后段的端部两者搭接。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之一设有卡扣,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卡扣卡接配合的卡接筋;
或者,在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的拼接区域设有魔术贴。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之一设有插槽,另一个设有与所述插槽插接配合的锁扣;
所述插槽或者所述锁扣设有多个调节档位,以对所述固定器本体的锁紧力进行调节。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器本体采用3D打印的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量几何(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量几何(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3483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