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氧化碳投加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344445.8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27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灿;季光明;程伟;余子成;陈琪;陈铁;孙仁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路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5/40 | 分类号: | B01F25/40;C02F1/66;B01F23/23 |
代理公司: | 湖北百炼石律师事务所 42281 | 代理人: | 吴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碳 混合 装置 | ||
1.一种二氧化碳投加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压系统(1),其包括增大输入二氧化碳气压的主增压部(11)以及与主增压部(11)出气端相通的备用增压部(12);
气水混合组件(2),其包括混合出料部(21)以及为混合出料部(21)中送入水与二氧化碳的进料部(22),调压系统(1)增压的二氧化碳气体在气水混合组件(2)内溶解制备碳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投加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出料部(21)包括混合室(211)以及与混合室(211)相通的碳酸排出管(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投加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部(22)包括与调压系统(1)二氧化碳出口相通的进气管(221)以及与外界水路相通的进水管(2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碳投加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排出管(212)的内部设有静态混合器,且碳酸排出管(212)为内径由混合室(211)向外逐渐扩张的渐扩管,所述进水管(222)为内径由外界水路向混合室(211)内逐渐收缩的渐缩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氧化碳投加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21)的表面连通有故障缓冲组件(3),所述故障缓冲组件(3)包括气压感应部(31)、与进气管(221)相通的缓冲进气部(32)、接收气压感应部(31)信号控制缓冲进气部(32)为进气管(221)内送气的控制部(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氧化碳投加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感应部(31)包括与主增压部(11)与备用增压部(12)相通的充气壳(311),所述充气壳(311)的内部设有可被主增压部(11)与备用增压部(12)进入充气壳(311)中气体气压顶起的活动活塞(312),所述活动活塞(312)的塞杆延伸至充气壳(311)的外部,塞杆位于充气壳(311)外部的一端设有配重块(313),所述配重块(313)与充气壳(311)的相对处设有为控制部(33)发送信号的受压感应件(3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氧化碳投加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进气部(32)包括备用储气件(321),所述备用储气件(321)的出气端与控制部(33)的进气端相通,所述控制部(33)的出气端与进气管(221)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氧化碳投加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壳(311)的进气端与出气端均设有以供气体由进气端向出气端流通的单向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氧化碳投加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储气件(321)的进气端与充气壳(311)的进气端相通,且备用储气件(321)的表面设有控制增压后二氧化碳进入充气壳(311)或/和备用储气件(321)中的分流控制件(322)与控制分流控制件(322)的气压感应件(32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氧化碳投加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控制件(322)延伸至分流处的外部,所述气压感应件(323)包括与备用储气件(321)相通的气压同步壳(3231)以及设于气压同步壳(3231)内部在其内部气压作用下推动分流控制件(322)活动的推动件(32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路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3444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电路、设备及作业机械
- 下一篇: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防水型汽车线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