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阵列皮带秤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338442.3 | 申请日: | 2022-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65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阳;李怡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力创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G11/18 | 分类号: | G01G11/18;G01G23/37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孟肖阳;冷锦超 |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综改示范区唐***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阵列 皮带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阵列皮带秤,属于高精度阵列皮带秤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高精度阵列皮带秤硬件结构的改进;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称量框架、称重显示器,称量框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称量通道,称量通道分别通过通信总线与称重显示器相连,每一个称量通道包括四组称量托辊,分别为第一称量托辊、第二称量托辊、第三称量托辊、第四称量托辊,在第一称量托辊与第二称量托辊之间的称量框架上设置有第一称量传感器、第四称量传感器,在第三称量托辊与第四称量托辊之间的称量框架上设置有第二称量传感器、第三称量传感器;每一个称量通道上还设置有一个速度传感器和一个变送器;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皮带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阵列皮带秤,属于高精度阵列皮带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提供的皮带秤称重系统为,一个秤架及其附属的称重传感器和速度传感接 一个变送器。变送器是衡器行业中连接称重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与称重仪表的中间部件,变送器将称重传感器模拟信号转为AD数值信号,速度传感器脉冲信号转为频率数值信号,再利用 RS485 通讯接口, 将数据传送给仪表。仪表收到数据,通过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一份重量,一份累计量,一份流量,一份速度。
然而根据现有的皮带秤使用效果反馈情况,皮带秤称重单元受到皮带涨力、摩擦力等干 扰外力时,称重单元测量精度偏移±n%,那么整秤的计量精度就会偏移±n%。使之整秤的计量精度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高精度阵列皮带秤硬件结构的改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精度阵列皮带秤,包括设置在皮带下的称量框架、设置在一侧的称重显示器,所述称量框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称量通道,所述称量通道分别通过通信总线与称重显示器相连,每一个所述称量通道包括四组称量托辊,分别为第一称量托辊、第二称量托辊、第三称量托辊、第四称量托辊,在第一称量托辊与第二称量托辊之间的称量框架上设置有第一称量传感器、第四称量传感器,在第三称量托辊与第四称量托辊之间的称量框架上设置有第二称量传感器、第三称量传感器;
每一个称量通道上还设置有一个速度传感器和一个变送器,所述变送器包括AD核心板,所述AD核心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AD转换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速度传感器、第一称量传感器、第二称量传感器、第三称量传感器、第四称量传感器分别通过导线连接AD转换模块后接入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通过通讯模块与称重显示器相互通信。
所述通讯模块具体采用RS485通讯模块,所述通信总线采用RS485总线。
所述称量通道具体设置为三个称量通道。
所述称重显示器具体采用LC400 皮带秤称重显示器。
所述微控制器具体采用单片机或PLC 。
第一称量传感器、第二称量传感器、第三称量传感器、第四称量传感器具体采用SLB515带螺纹的剪切梁式称重传感器;
所述速度传感器具体采用HD-G100型测速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子皮带秤的秤体结构,第一因为通过M组4托棍称量通道进行数据采集,然后汇总的到仪表,形成M份采样数据,所以某个称重单元测量精度偏移±n%,那么整秤的计量精度就只会偏移±(n/M)%。第二因为由多组4托棍称量通道组成的称重结构,加大了称重区域,使物料在秤体存留时间变长,从而使计量精度得到提高,由此解决在现有的皮带秤精易受影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3称量通道的皮带秤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称量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力创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力创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3384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