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度测量装置及设备监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309754.1 | 申请日: | 2022-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04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姚烈;汪赫;张思帅;蔡艳;柴艺;方岸;胡钊;徐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7/026 | 分类号: | G01K7/026;G01K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 地址: | 414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测量 装置 设备 监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及设备监控系统,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该温度测量装置包括主热电偶、备用热电偶、电磁继电器和控制系统;主热电偶与电磁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备用热电偶与电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电磁继电器的公共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入通道连接,使得主热电偶或备用热电偶、以及电磁继电器和输入通道构成热电偶测量回路;电磁继电器的电源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出通道连接;当输出通道接通时,电磁继电器的线圈得电,热电偶测量回路由主热电偶对应的主测温回路切换至备用热电偶对应的备用测温回路。这样当主热电偶出现异常时,可以自动切换至备用热电偶,提高了温度测量装置的可靠性,降低了热电偶故障对生产安全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及设备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现场所使用的热电偶均有2组测点,一用一备,如图1所示,两组测点为第一组测点101和第二组测点102;通过补偿导线将其中一组(第一组测点101)直接接入到上位机103,而另一组不接线。现有技术中,当热电偶发生故障导致当前组测点的温度测量失准时,只能将当前组测点剔除,之后运行人员需要联系热控检修人员处理,导致故障恢复所需时间较长,影响生产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及设备监控系统,以提高温度测量装置的可靠性,从而降低热电偶故障对生产安全的影响。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包括主热电偶、备用热电偶、电磁继电器和控制系统;主热电偶与电磁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备用热电偶与电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电磁继电器的公共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入通道连接,使得主热电偶或备用热电偶、以及电磁继电器和输入通道构成热电偶测量回路;电磁继电器的电源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出通道连接;当输出通道接通时,电磁继电器的线圈得电,热电偶测量回路由主热电偶对应的主测温回路切换至备用热电偶对应的备用测温回路。
进一步地,上述电磁继电器的线圈与输出通道和继电器电源串联,构成控制回路。
进一步地,上述继电器电源包括24V电源。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系统包括分散控制系统DCS。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系统用于当获取到切换指令时,控制输出通道接通。
进一步地,上述切换指令包括基于热电偶故障检测结果生成的第一指令或来自用户的第二指令。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系统还用于当热电偶测量回路由主测温回路切换至备用测温回路时,进行报警。
进一步地,上述温度测量装置还包括与控制系统连接的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用于当接收到控制系统发出的报警指令时,进行声光报警。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系统还用于发出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包括热电偶测量回路切换前后的温度测量数据。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监控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温度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测量装置及设备监控系统中,该温度测量装置包括主热电偶、备用热电偶、电磁继电器和控制系统;主热电偶与电磁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备用热电偶与电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电磁继电器的公共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入通道连接,使得主热电偶或备用热电偶、以及电磁继电器和输入通道构成热电偶测量回路;电磁继电器的电源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出通道连接;当输出通道接通时,电磁继电器的线圈得电,热电偶测量回路由主热电偶对应的主测温回路切换至备用热电偶对应的备用测温回路。这样当主热电偶出现异常时,可以自动切换至备用热电偶,极大地提高了温度测量装置的可靠性,从而降低了热电偶故障对生产安全的影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3097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