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膜全陶瓷烧水壶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304556.6 | 申请日: | 2022-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55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徐和玉;龙滔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康顺耐热瓷有限公司;徐和玉;龙滔和 |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3324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 陶瓷 烧水 | ||
一种电热膜全陶瓷烧水壶,其包括:壶身,位于顶部的进水口、位于底部的壶底装配口、以及位于侧面的出水口和壶把固定结构;壶底,扁平片状结构,外缘形状与所述壶底装配口吻合,所述壶底通过泥浆粘接与所述壶底装配口封闭连接并烧制固定;壶盖,包括透气孔和用于手持的手柄,其外缘具有与所述进水口配合的定位台阶;电热膜,固定于所述壶底下表面,所述电热膜具有两个连接电源线的电极;电源耦合器,固定于所述壶底下方,与所述电热膜的电极电连接以连通电源;保温棉,与所述壶底固定且位于电热膜与电源耦合器之间,其形状与所述电热膜相适应,其外尺寸大于所述电热膜;还包括提供电源和加水的供电底座。本实用新型具有不易炸壶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壶,具体讲涉及一种电热膜全陶瓷烧水壶。
背景技术
电热膜技术早在上世纪五十年就进入了实际应用,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耐热陶瓷研发出来后,许多人开始尝试将电热膜技术应用在耐热陶瓷上,以及制作电热陶瓷炊具,但一直存在炸壶率高的问题,其原因是耐热陶瓷有缺陷以及结构设计缺陷。现有耐热陶瓷炊具的热稳定性都在320℃-420℃之间,其耐热机理是陶瓷原料中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低膨胀材料锂辉石(Li02含量5-7%)外烧制时控制其瓷化度不超过90%,让其陶瓷体颗与颗粒之间留有缝隙来消除陶瓷的热膨胀而降低膨胀系数,这样的耐热瓷瓷体材质疏松,强度低,吸水率在3%-8%之间。而应用电热膜发热的陶瓷壶外底部要承受每平方厘米7.5W的发热功率,30秒内达到400℃的热冲击,其热稳定性低于500℃是难以达到的,瓷化度低于97%,吸水率高于0.3%时,陶瓷壶会渗水导致水渗入电热膜引起电弧破坏电热膜并进一步由于加热不均匀而产生炸壶问题,甚至产生漏电伤人。在电热膜烧水壶使用过程中,除了上述由于壶身渗水率高导致的炸壶问题,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一些其它问题也会导致陶瓷烧水壶的炸壶,例如:干烧炸壶、加水过量时的溢水产生局部冷却而导致的炸壶、加热过久溢水产生局部冷却而导致炸壶、电热膜加热温度过高发生局部脱离导致加热不均的炸壶。
综上所述,虽然全陶瓷烧水壶具有热水不接触金属塑料不影响水质口感的优点,但现有技术制造的全陶瓷热水壶存在炸壶问题严重阻碍其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全陶瓷烧水壶的炸壶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热膜全陶瓷烧水壶,其包括:壶体、电热膜、保温棉、壶把和电源耦合器;所述壶体包括壶身、壶底、壶盖,所述壶体除壶底下表面以外的表面具有釉;所述壶身包括位于顶部的进水口、位于底部的壶底装配口、以及位于侧面的出水口和壶把固定结构;所述壶底为扁平片状结构,外缘形状与所述壶底装配口吻合,所述壶底通过泥浆粘接与所述壶底装配口封闭连接并烧制固定;所述壶盖包括透气孔和用于手持的手柄,其外缘具有与所述进水口配合的定位台阶;所述电热膜固定于所述壶底下表面,所述电热膜具有两个连接电源线的电极;所述电源耦合器固定于所述壶底下方,与所述电热膜的电极电连接以连通电源;所述保温棉与所述壶底固定且位于电热膜与电源耦合器之间,其形状与所述电热膜相适应,其外尺寸大于所述电热膜;所述壶把包括弧形中空结构,其上端通过壶把固定结构与所述壶身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耦合器包括与所述壶底或壶身连接的耦合器外壳和多个用于传递电源或控制信号的金属端子。
优选的,所述电热膜全陶瓷烧水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电热膜表面的热电偶和固定于所述电源耦合器内与电源线串联的温控电路模块;所述温控电路模块与所述热电偶电连接以接受温度信号。
优选的,所述电热膜全陶瓷烧水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壶把内与所述电源耦合器连接的超声波水位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壶身包括内嵌于其侧壁内的用于安装热敏电阻的陶瓷管。
优选的,所述陶瓷管的内壁与探测水温的热敏电阻之间具有导热脂以填充缝隙提高导热性能;所述陶瓷管的口部与所述热敏电阻之间具有用于固定密封的高温导热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康顺耐热瓷有限公司;徐和玉;龙滔和,未经江西康顺耐热瓷有限公司;徐和玉;龙滔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3045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盆栽竹芋种植过程中定量施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调速计量输送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