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无CO2自由空气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99637.1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46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肖元明;周国英;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3/62 | 分类号: | B01D53/62;B01D53/75;B01D53/78;B01D53/82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付红梅;谢一平 |
地址: | 810000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co2 自由 空气 制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无CO2自由空气制备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箱体侧壁之间用橡胶密封胶条密封固定,箱体内支撑板下方填充CO2液体吸收剂,支撑板上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气体流动通道,气体流动通道的末端浸入CO2液体吸收剂中;支撑板上铺设有无纺布,无纺布上方箱体内部填充CO2固体吸收剂;箱体顶部设有箱盖,箱盖与箱体密封连接,箱盖顶部设有进气通道、固体吸收剂注入口,箱体侧壁下部连接有液体吸收剂注入通道,箱体侧壁设有气体抽出通道口,气体抽出通道口位于CO2液体吸收剂液面上方支撑板下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对空气进行二次吸收,完全去除空气中的CO2组分,既经济又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碳循环过程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土壤有机碳矿化试验的便携式无CO2的空气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碳循环是陆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元素循环过程之一,其变化模式与全球温室效应之间存在紧密的互馈关系。土壤有机碳矿化是土壤碳库向大气碳排放的主要途径,因此,研究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土壤有机碳矿化培养实验中,无CO2空气是重要的试验材料之一,在培养体系中采集CO2气体后通过补充无CO2自由空气是缓解矿化培养体系因气体采集而导致的负压状态的必要措施。
现有的制备无CO2空气的常用方法是通过液体CO2吸收剂去除CO2,此方法会导致CO2去除不完全,或者购买工业制备的无CO2压缩空气钢瓶,购买空气钢瓶既不经济也不方便携带,在现实实验过程中暂无既满足实验完全去除CO2的需求,又满足便携、经济的无CO2自由空气制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满足实验完全去除CO2需求,又便携、经济的无CO2自由空气制备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无CO2自由空气制备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箱体侧壁之间用橡胶密封胶条密封固定,箱体内支撑板下方填充CO2液体吸收剂,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气体流动通道,气体流动通道3的末端浸入CO2液体吸收剂中;所述支撑板上铺设有无纺布,无纺布上方箱体内部填充CO2固体吸收剂;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箱盖,所述箱盖与箱体密封连接,所述箱盖顶部设有进气通道、固体吸收剂注入口,所述箱体侧壁下部连接有液体吸收剂注入通道,所述箱体侧壁还设有气体抽出通道口,所述气体抽出通道口位于CO2液体吸收剂液面上方支撑板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通道内设有气流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吸收剂注入通道呈L型,液体吸收剂注入通道的开口端高于连接端,液体吸收剂注入通道的开口端设有橡胶塞。
优选的,所述液体吸收剂注入通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还设有网板,所述网板上均匀排布有网孔,网板与箱体侧壁之间用橡胶密封胶条密封固定,所述网板位于箱体中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距箱体底部的距离为箱体高度的2/3~4/5。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流动通道内靠近支撑板处填充有脱脂棉。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通道中填充有脱脂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996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桶座圈延时开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壤检测用旋转式深层土壤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