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优化结构起动机转子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282381.3 | 申请日: | 2022-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45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锋;郭乐平;阮圣洁;李青;陈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纪龙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3/28 | 分类号: | H02K3/28;H02K3/5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黄超雷 |
| 地址: | 325204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优化结构 起动机 转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优化结构起动机转子,包括铁芯、电枢绕组线圈和电驱轴,电驱轴安插在所述铁芯的中轴位置上,所述电枢绕组线圈绕制在所述铁芯上,所述的电枢绕组线圈由若干根裸铜漆包线组成,所述裸铜漆包线包括内层线和外层线,内层线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压扁部,该压扁部的上下两端呈平直状,压扁部之间形成绝缘间隙,所述压扁部的长度为2cm‑2.2cm之间,所述压扁部的端面宽度为3cm‑4cm之间,压扁部通过压扁装置加工形成。这样解决了原有圆线距离过窄的问题,避免漏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动机上的部件,具体涉及一种优化结构起动机转子。
背景技术
起动机上的转子结构包括由外圆带槽的硅钢片叠成的铁芯、电枢绕组线圈、电驱轴和换向器组成,为了获得足够的转矩,通过电枢绕组绕组的电流较大(汽油机为200-600A,柴油机科大1000A),因此电枢绕组采用较粗的矩形裸铜漆包线绕制为成型绕组,而现有的电枢绕组上的矩形裸铜漆包线的一端在铁芯上露出,并呈圆周均布并且紧挨在一起,裸铜漆包线的开口一端会安插在换向器的槽内,其中一根为朝内的内层线,一根为朝外的外层线,在通电过程中,朝内的一端的内层线由于是圆线,在靠近换向器的连接位置由于距离较近极易发生漏电,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优化结构起动机转子,其目的在于将裸铜漆包线在靠近换向器连接的位置进行结构优化以避免漏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优化结构起动机转子,包括铁芯、电枢绕组线圈和电驱轴,电驱轴安插在所述铁芯的中轴位置上,所述电枢绕组线圈绕制在所述铁芯上,所述的电枢绕组线圈由若干根裸铜漆包线组成,所述裸铜漆包线包括内层线和外层线,其特征在于:内层线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压扁部,该压扁部的上下两端呈平直状,压扁部之间形成绝缘间隙,所述压扁部的长度为2cm-2.2cm之间,所述压扁部的端面宽度为3cm-4c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裸铜漆包线上的内层线上设置压扁部后使得线圈之间的跨距增大,压扁部之间形成的绝缘间隙相比原有圆线之间的间距具较大的扩大,这样解决了原有圆线距离过窄的问题,从而避免漏电。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裸铜漆包线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压扁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优化结构起动机转子,包括铁芯1、电枢绕组线圈2和电驱轴3,电驱轴3安插在铁芯1的中轴位置上,电枢绕组线圈2绕制在铁芯1上,电枢绕组线圈2由若干根裸铜漆包线4组成,裸铜漆包线4包括内层线41和外层线42,内层线41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压扁部410,该压扁部410的上下两端呈平直状,压扁部410之间形成绝缘间隙5,压扁部410的长度为2cm-2.2cm之间,压扁部410的端面宽度为3cm-4cm之间,这样的压扁部410结构使其结构更加合理。
具体如图3所示,该压扁部410通过压扁装置6进行压扁,该压扁装置6包括侧板61、底座62和上下活动的压块63,侧板61上设有供内层线41穿过的第一插孔7和供外层线42穿过的第二插孔8,第一插孔7靠近底座62端面,第二插孔8位于第一插孔7的左上方位置,侧板61安装在底座62的侧端,压块63由气缸驱动,压块63上设有与外层线42相对应的让位槽631,压块63下压将内层线41上压出上下扁平的压扁部410,同时让位槽631穿过外层线42,这样就形成的压扁部41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裸铜漆包线4上的内层线41上设置压扁部410后使得线圈之间的跨距增大,压扁部410之间形成的绝缘间隙5相比原有圆线之间的间距具较大的扩大,通过这样的结构优化解决了原有圆线距离过窄的问题,从而避免漏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纪龙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纪龙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823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入轴加工夹具
- 下一篇:带电流保护器的碳刷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