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船舶监测和报警的智能化物联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74359.4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21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蔡俊平;陈凡;汪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周琪 |
地址: | 2122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船舶 监测 报警 智能化 联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船舶监测和报警的智能化物联网系统,包括中心机柜(1),其上设有导航设备接口(2)、航行设备数据接口(3)、监测报警系统(4)、船用数据服务器(5)和硬盘录像机(6),航行设备数据接口(3)和监测报警系统(4)与串口服务器(8)相连,上述设备均与交换机(7)相连;交换机(7)的第一输出端(7a)通过3G/4G路由器(10)与室外天线(11)相连、第二输出端(7b)与小型机柜(12)相连、第三输出端(7c)与局域网服务器(13)相连,局域网服务器(13)与显示器(14)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方便船东岸端集中查看报警点和管理,同时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船舶监测和报警的智能化物联网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物联网系统包括CCTV视频监控模块、车辆识别模块、船舶工况数据监测模块、通讯模块、船舶互联网等。由于报警点繁多,远传数据流量大。船东岸端查看报警点和管理极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船舶报警点繁多凌乱、不利于集中管理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船舶监测和报警的智能化物联网系统,方便船东岸端集中查看报警点和管理,同时降低施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船舶监测和报警的智能化物联网系统,包括中心机柜,中心机柜上依次设有导航设备接口、航行设备数据接口、监测报警系统、船用数据服务器和硬盘录像机;
导航设备接口与一个交换机直接相连,航行设备数据接口和监测报警系统均与一个串口服务器相连,串口服务器通过网线再与交换机相连,船用数据服务器和硬盘录像机均通过网线与交换机相连;
交换机上设有一组输出端,其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第一输出端通过3G/4G路由器与室外天线相连,以用于通过室外天线增强信号强度、保证在有信号的区域能够传输智能化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影像、邮件等;
第二输出端通过网线与小型机柜相连, 第三输出端通过网线与局域网服务器相连,局域网服务器再与显示器相连,以用于将监测的数据信息显示在屏幕上方便人员操作;
中心机柜内还设有与电池包相连的UPS,UPS的一端与交换机相连、另一端与外部设备相连,以用于交换机和外部的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机柜系统内设有VSAT、FBB和北斗通讯方式的接口,且中心机柜系统软件兼容3G/4G、VSAT、FBB和北斗通讯方式,以备扩展。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器上设有触摸屏,以便于技术人员操作和查看。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机柜设置在船上主甲板以上的区域,以便于和罗经甲板上的天线连接,避免电缆太长而影响传输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具体在于:
(1)本系统包括CCTV视频监控模块、车辆识别模块、船舶工况数据监测模块、通讯模块、船舶互联网等,系统的数据和影像传输通畅、无衰减,使用3G/4G通信,配置室外天线增强信号强度,可以保证在有信号的区域能够传输智能化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影像、邮件等。
(2)本实用新型预留VSAT、FBB、北斗通讯方式的接口以备扩展,系统软件亦兼容3G/4G,VSAT、FBB、北斗通讯方式。
(3)船舶以大数据为基础,实时采取全船报警信号及各重要设备运行状态,通过对船舶各项显示和操作系统进行集成分析,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方便实现船上用户与岸上用户之间的信息传输和远程管理,从而提高航行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便于船舶监测和报警的智能化物联网系统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743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翻转发动机缸体的吊具
- 下一篇:一种下表面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