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料电池氢气泄漏速率测试系统以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263549.6 | 申请日: | 2022-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55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苗佩宇;王鹏颖;张潇丹;李飞强;方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8/04313 | 分类号: | H01M8/04313;H01M8/0432;H01M8/0438;H01M8/0499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品慧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2 | 代理人: | 杨文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氢气 泄漏 速率 测试 系统 以及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氢气泄漏速率测试系统以及车辆,燃料电池包括电堆,所述电堆包括氢侧入口以及散热出口;所述测试系统包括氢气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溶解氢传感器,氢气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氢侧入口上,温度传感器与溶解氢传感器设置于散热出口上;本实用新型无需对现有的燃料电池进行结构性改造,改装的难度低,操作方便;同时通过溶解氢传感器,配合控制方法,可以准确测量燃料电池燃料腔到冷却腔之间的氢气泄漏量;可以实现在线测量,真实反映燃料电池实际运行条件下的燃料腔到冷却腔的泄漏量和泄漏速率,评价燃料电池燃料腔到冷却腔的泄漏速率影响因素,定量化操作条件和泄漏速率之间的关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氢气泄漏速率测试系统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的发电技术具有发电效率高、环境污染小、比能量高等优点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以氢气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燃料电池种类,但氢气作为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安全风险,因此监测燃料电池的氢气泄漏是一项重要工作。
燃料电池工作过程中,氢气透过双极板从燃料腔向冷却腔泄露是氢气泄漏的一种方式,泄漏量超过一定限值后会造成冷却腔存在气泡和氢气聚集,造成燃料电池冷却腔散热能力下降和安全隐患,因此准确监测燃料电池工作过程中氢气由燃料腔向冷却腔泄漏速率至关重要。
且现有的燃料腔-冷却腔氢气泄漏量测量精度不够,无法准确测量微小泄漏量;无法实现燃料电池正常运行情况下的泄漏量测量;测量时需要对燃料电池外部结构进行改造,测试效率较低,无法实现原位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对燃料电池外部结构进行改造且能够实现原位测量的燃料电池氢气泄漏速率测试系统以及车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燃料电池氢气泄漏速率测试系统,燃料电池包括电堆,所述电堆包括氢侧入口以及散热出口;
所述测试系统包括氢气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溶解氢传感器;
所述氢气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氢侧入口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溶解氢传感器设置于散热出口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燃料电池氢气泄漏速率测试方法,包括
S1、启动燃料电池,使其运行在工作点1,待氢气压力P1和反应温度T1稳定后记录t1时刻的溶解氢浓度C1;
S2、使燃料电池在工作点1继续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到达t2时刻,记录t2时刻的溶解氢浓度C2;
S3、计算t2和t1时刻的氢浓度C2和C1计算其差值△C,时刻t2和t1之间的时间差为△t,燃料电池冷却回路的体积为V,则泄漏速率Q=△△CtV。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三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燃料电池氢气泄漏速率测试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增设氢气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溶解氢传感器,无需对现有的燃料电池进行结构性改造,改装的难度低,操作方便;同时通过溶解氢传感器,配合控制方法,可以准确测量燃料电池燃料腔到冷却腔之间的氢气泄漏量;可以实现在线测量,真实反映燃料电池实际运行条件下的燃料腔到冷却腔的泄漏量和泄漏速率;通过泄漏量和泄漏速率评价燃料电池燃料腔到冷却腔的泄漏速率影响因素,定量化操作条件和泄漏速率之间的关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的一种燃料电池氢气泄漏速率测试系统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635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性好的BIM的吊装结构
- 下一篇:新型直槽金属骨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