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梁举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258337.9 | 申请日: | 2022-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27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王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尊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7/06 | 分类号: | B66F7/06;B66F7/28;D03D49/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孙莉 |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梁举升装置,包括安装于后梁下方的举升机构、以及位于后梁上方的防坠机构,举升机构的输出端与后梁间隔一定距离;举升机构包括第一支架、通过第一支架安装的电动推杆、连接电动推杆的控制手柄,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可拆卸的连接有半圆形推片,第一支架设有截面为L形的外板、截面为竖条状的内板以及连接外板和内板的中间板,第一支架在外板的底平面连接有磁性吸附板,控制手柄的背部设有金属板,控制手柄设有点动按钮以及到位指示灯;防坠机构包括第二支架,连接在第二支架上方的防坠器,防坠器的内部通过涡卷弹簧绕卷有钢索,钢索穿过第二支架,向下连接有活动扣环,活动扣环的开口范围大于后梁直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举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梁举升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织纱机,在更换纱织轴K1时,需要将后梁K2抬升一定高度,留出多余的空间以供纱织轴K1活动,后梁K2本身通过铰杆K3转动连接在机体上。
现有的后梁K2抬升方式,主要通过人为抬升的方式,一般需要2-3个人,才能将后梁K2抬起,最后将纱织轴K1拖出,一些宽机机型甚至需要3-4个人协同作业,才能抬起后梁K2,造成劳动强度过大,效率过低,而且安全性也不高,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因此提供一种后梁举升装置,代替人为举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举升效率,并保证作业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后梁举升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后梁举升装置,包括安装于后梁下方的举升机构、以及位于后梁上方的防坠机构,所述举升机构的输出端与后梁间隔一定距离;
所述举升机构包括第一支架、通过第一支架安装的电动推杆、连接电动推杆的控制手柄,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可拆卸的连接有半圆形推片,所述第一支架设有截面为L形的外板、截面为竖条状的内板以及连接外板和内板的中间板,所述第一支架在外板的底平面连接有磁性吸附板,所述控制手柄的背部设有金属板,所述控制手柄设有点动按钮以及到位指示灯;
所述防坠机构包括第二支架,连接在第二支架上方的防坠器,所述防坠器的内部通过涡卷弹簧绕卷有钢索,所述钢索穿过第二支架,向下连接有活动扣环,所述活动扣环的开口范围大于后梁直径。
进一步限定,所述内板通过销钉定位、通过螺栓紧固,所述电动推杆通过螺栓与外板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销钉准确定位第一支架的位置,通过螺栓固定第一支架,通过螺栓固定电动推杆。
进一步限定,所述举升机构在第一支架吸附控制手柄的位置扣合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一侧设有条形的过线隙,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防护罩对控制手柄进行防护,通过过线隙便于扣合防护罩时,不妨碍控制手柄过线。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支架为Z字形,所述第二支架的拐角处连接有三角形加强板,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三角形加强板加强第二支架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限定,所述防坠器内部设有棘轮、与棘轮配合的卡扳、与卡扳连接的弹簧,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棘轮转动,推动卡扳,当棘轮快速转动时,大力撞击卡扳,拉伸弹簧,使卡扳卡入棘轮内,进行锁定,达到防坠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对后梁K2进行举升时,采用举升机构代替人为举升,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2.举升的控制操作较为方便;
3.举升过程安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梁举升装置实施例配合织纱机使用时的轴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尊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尊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583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跑道鱼养殖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纺织机用便拆式收卷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