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包模组端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254734.9 | 申请日: | 2022-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44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鼎国联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30;H01M50/28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吕哲 |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经济开发区兴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软包模组端板,软包模组端板中,端板本体具有前表面、相对于前表面的后表面以及同时连接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侧表面;多个第一凹槽分布于前表面,第一凹槽朝后表面方向凹陷;泄压口设于第一凹槽中且气流连通端板本体后的载流件;第一凸台自侧表面向外凸起;第二凸台自侧表面向外凸起且与第一凸台保持平齐;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第二凹槽装配于待安装的框架端板凸台,第二凹槽与第一凸台的高度差适配于框架端板凸台的凸起高度;多个气道布于后表面,气道朝前表面方向延伸且气体连通泄压口;多个卡扣分布于第一凸台的边缘,卡扣可拆卸连接载流件。本软包模组端板泄压散热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包模组端板。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电池模组越来越趋于标准化、模块化。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模组为VDA355标准模组和VDA590模组。但是,针对软包电芯而言,在模组热失控后,模组内部的压力往往无法进行压力排泄,进而造成安全风险。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实用新型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包模组端板,解决了端板在加工制造等一些列成本风险及模组无法泄压带来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包模组端板包括,
端板本体,其具有前表面、相对于所述前表面的后表面以及同时连接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侧表面;
多个第一凹槽,其分布于所述前表面,所述第一凹槽朝所述后表面方向凹陷;
多个泄压口,所述泄压口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且气流连通端板本体后的载流件;
第一凸台,其自所述侧表面向外凸起;
第二凸台,其自所述侧表面向外凸起且与所述第一凸台保持平齐;
第二凹槽,其位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之间,所述第二凹槽装配于待安装的框架端板凸台,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凸台的高度差适配于所述框架端板凸台的凸起高度;
多个气道,其布于所述后表面,所述气道朝所述前表面方向延伸且气体连通所述泄压口;
多个卡扣,其分布于所述第一凸台的边缘,所述卡扣可拆卸连接所述载流件。
所述的一种软包模组端板中,所述第一凹槽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14。
所述的一种软包模组端板中,所述气道设有朝向所述前表面方向凹进的第二加强筋15。
所述的一种软包模组端板中,所述第二加强筋15为水平延伸的横向加强筋。
所述的一种软包模组端板中,所述气道自所述后表面朝所述前表面延伸方向上具有渐缩的横截表面。
所述的一种软包模组端板中,所述端板本体为所述前表面、后表面以及侧表面围合的长方体结构。
所述的一种软包模组端板中,所述长方体结构位于底部的侧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模组固定孔。
所述的一种软包模组端板中,所述长方体结构的四个侧表面上的第二凹槽在空间上连通。
所述的一种软包模组端板中,所述第一凹槽以及气道分别阵列分布于前表面和后表面,且所述第一凹槽和气道一一对齐。
所述的一种软包模组端板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面积与所述气道最大的横截面面积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鼎国联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华鼎国联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547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刚玉冶炼用粉末节能收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物联网施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