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头枕电动升降调节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253150.X | 申请日: | 2022-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96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拉默车辆内饰(长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829 | 分类号: | B60N2/82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119 吉林省长春市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 电动 升降 调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头枕电动升降调节结构,通过电动开关控制该升降机构实现头枕电动调节功能,使之调整到适合且舒适的使用位置,克服了手动调节座椅头枕时扭身操作的不便以及现有头枕只能分段调节的弊端。一种新型汽车头枕电动升降调节结构,包括电机固定螺栓、头壳部分、电机本体、传动杆、连接支架和头枕杆,其中头壳部分与电机本体通过电机固定螺栓连接,传动杆通过螺纹与电机本体螺接,使之成为一个相对运动的整体,连接支架与传动杆先通过螺栓连接进行预安,连接支架与头枕杆通过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设计合理、头枕机构简单、操作方便和调节行程连续,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内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尤其是一种新型汽车头枕电动升降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控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走进大家的生活之中,终端用户对车辆内饰用品的功能需求也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多的轿车座椅具备了电动调节功能,先是较早的电动调角器、滑轨,随后出现了电动腰托和电动前倾机构,人们不仅考虑一般的功能性,而且,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更多的功能,是用户对豪华品牌高端车辆的一个重要需求。现有汽车座椅头枕调整高度时需乘坐者扭身进行操作或由别人代劳,极为不便,且头枕可调节的档位有限,不能满足乘坐者的不同需求,在此背景下,电动头枕应运而生,电动头枕机构简单,操作方便,调节行程连续,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头枕电动升降调节结构,通过电动开关控制该升降机构实现头枕电动调节功能,使之调整到适合且舒适的使用位置,克服了手动调节座椅头枕时扭身操作的不便以及现有头枕只能分段调节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汽车头枕电动升降调节结构,包括电机固定螺栓1、头壳部分2、电机本体3、传动杆4、连接支架5和头枕杆6,其中头壳部分2与电机本体3通过电机固定螺栓1连接,传动杆4通过螺纹与电机本体3螺接,使之成为一个相对运动的整体,连接支架5与传动杆4先通过螺栓连接进行预安,连接支架5与头枕杆6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的电机固定螺栓1为金属标准件;所述头壳部分2为注塑一体外壳;所述电机本体3为有蜗杆机构的电机总成;
所述连接支架5和头枕杆6皆为钢制管材;
所述的头枕杆6与连接支架5通过焊接连接,组成一个整体,构成固定机构;
所述的电机本体3为动力机构,传动杆4为传动机构;
所述的头壳部分2为头枕结构,最终通过动力机构的动力经传送机构作用转变为电动头枕的上下运动。
使用时,电机本体3在通电状态下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带动传动杆4上下运动,由于传动杆4与连接支架5和头枕杆6已经组合成一个整体,所以传动杆4上下运动就会带动头枕的上下运动,最终就实现了头枕的电动升降调节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头枕机构简单、操作方便和调节行程连续,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同时通过电动开关控制该升降机构实现头枕电动调节功能,使之调整到适合且舒适的使用位置,克服了手动调节座椅头枕时扭身操作的不便以及现有头枕只能分段调节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新型汽车头枕电动升降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机本体3的固定示意图;
图3是电机本体3与传动杆4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电机固定螺栓,2-头壳部分,3-电机本体,4-传动杆,5-连接支架,6-头枕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拉默车辆内饰(长春)有限公司,未经格拉默车辆内饰(长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531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