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中型公交车用空气悬架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48648.7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74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赵琳琦;吴利锋;左少朋;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永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27 | 分类号: | B60G11/27;B60G17/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周庆佳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中型 公交车 空气 悬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中型公交车用空气悬架,包括:安装栓、载环板、气压泵、压缩部件、形变壳、导气头、连接弯柱、导气柱、支撑座以及下固定板,所述安装栓下端面安装有载环板,所述载环板下端面安装有气压泵,所述气压泵下端面安装有压缩部件,所述压缩部件下端面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下端面安装有下固定板,所述形变壳下端安装有连接弯柱,所述气压泵下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主承压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气压泵,能够对压缩部件内部进行空气填充,通过使用侧缓压仓以及柱承压柱,能够进行多级缓释,同时内部损坏之后能够继续使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缓释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悬架技术领域,涉及公交车空气悬架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中型公交车用空气悬架。
背景技术
随着客车行业的不断进步,中国自主品牌的大中型客车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前列,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在国际上已占据重要地位,中国以外客车行业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研发空气悬架系统,发达国家的商用车已经普遍装备了空气悬架,但是现有技术中空气悬架单缓释管缓释作用较为单一,且内部损坏之后无法支撑使用,因此,现在亟需一种大中型公交车用空气悬架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大中型公交车用空气悬架,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大中型公交车用空气悬架,包括:安装栓、载环板、气压泵、压缩部件、支撑座以及下固定板,所述安装栓下端面安装有载环板,所述载环板下端面安装有气压泵,所述气压泵下端面安装有压缩部件,所述压缩部件下端面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下端面安装有下固定板。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栓在实际使用中与载环板连接固定,所述安装栓上端在实际使用中开设有螺纹,所述气压泵内部在实际使用中包括PLC控制器,所述压缩部件在实际使用中为一种活动机构。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压缩部件在实际使用中包括形变壳、导气头以及空气阻尼一,所述形变壳下端在实际使用中安装有连接弯柱,所述气压泵下端面中间位置在实际使用中安装有主承压柱,所述主承压柱左右两侧在实际使用中均安装有导气头,所述导气头下端在实际使用中开设有侧缓压仓,所述侧缓压仓内侧下端在实际使用中安装有限位板一,所述主承压柱下端在实际使用中安装有活塞环组,所述活塞环组下端面在实际使用中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下端面在实际使用中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内侧在实际使用中安装有空气阻尼一。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形变壳在实际使用中与连接弯柱连接固定,所述连接弯柱在实际使用中为一种J字形结构,所述气压泵在实际使用中与导气头以及导气柱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活塞环组外侧在实际使用中安装有中槽壁,所述活塞环组在实际使用中与中槽壁内侧活动密封连接,所述空气阻尼一上下两端在实际使用中均安装有活动导柱,所述连接弯柱、形变壳、主承压柱、活塞环组以及弹簧在实际使用中均为一种活动机构。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侧缓压仓在实际使用中包括充气头、充气仓以及外壳,所述导气头在实际使用中下端开设有充气仓,所述充气仓下端在实际使用中安装有内活塞,所述内活塞下端面在实际使用中安装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内侧在实际使用中安装有空气阻尼二,所述弹簧二下端面在实际使用中安装有底垫,所述内活塞外侧在实际使用中安装有外壳。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充气头在实际使用中与导气柱连接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导气柱在实际使用中为一种伸缩结构,所述充气仓在实际使用中为一种密封结构,所述内活塞在实际使用中与外壳内侧活动密封连接,所述空气阻尼一在实际使用中与空气阻尼二内部结构相同。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气压泵,能够对压缩部件内部进行空气填充,通过使用侧缓压仓以及柱承压柱,能够进行多级缓释,同时内部损坏之后能够继续使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缓释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永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永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486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