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48644.9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81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辛春林;褚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E04G17/14;E04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贾彦虹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工程施工 模板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支护结构,包括模板和支护支架,所述模板一侧沿竖直方向设有滑轨,所述支护支架包括第一斜支撑杆和第二斜支撑杆。第一斜支撑杆与模板滑动配合,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空间大小,调整第一滑块在滑轨上的位置,再通过第一锁紧螺钉固定,另一端通过底板安装在地面,可以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施工空间。第二斜支撑杆为伸缩杆,一端通过滑套与第一斜支撑杆滑动配合,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可以根据第一斜支撑杆的位置进行调整。不使用时,第二斜支撑杆一端通过滑套固定在第一斜支撑杆上,另一端通过卡紧装置固定在第一斜支撑杆上,便于存放和运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在施工现场,常见的模板支护方式是,用脚手架钢管斜支在模板与地面之间,钢管的两端分别抵住模板外壁和现场地面。但是在不同的施工过程中,模板外侧的施工空间的大小是不同的,在支护模板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脚手架钢管长度过长而不能支护的情况,需要现场找新的脚手架钢管支护或者对脚手架钢管进行切割,耽误工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支护结构,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施工空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支护结构,包括模板和支护支架,所述模板一侧沿竖直方向设有滑轨,所述支护支架包括第一斜支撑杆和第二斜支撑杆,所述第一斜支撑杆一端设有第一滑块,另一端设有底板,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于滑轨上,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锁紧螺钉,所述第一锁紧螺钉与滑轨抵接,所述第二斜支撑杆为伸缩杆,包括外杆和套设于外杆内的内杆,所述外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钉,所述第二锁紧螺钉与内杆抵接,所述外杆的端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于滑轨上,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第三锁紧螺钉,所述第三锁紧螺钉与滑轨抵接,所述内杆端部设有滑套,所述滑套套设于第一斜支撑杆上,所述滑套上螺纹连接有第四锁紧螺钉,所述第四锁紧螺钉与第一斜支撑杆抵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杆上设有与第一斜支撑杆相适配的卡紧装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斜支撑杆铰接,所述底板与第一斜支撑杆铰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滑块与外杆铰接,所述滑套与内杆铰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滑轨为T形滑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斜支撑杆与模板滑动配合,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空间大小,调整第一滑块在滑轨上的位置,再通过第一锁紧螺钉固定,另一端通过底板安装在地面,可以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施工空间。第二斜支撑杆为伸缩杆,一端通过滑套与第一斜支撑杆滑动配合,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可以根据第一斜支撑杆的位置进行调整。不使用时,第二斜支撑杆一端通过滑套固定在第一斜支撑杆上,另一端通过卡紧装置固定在第一斜支撑杆上,便于存放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4是第二斜支撑杆固定在第一斜支撑杆上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486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压泵后轴承油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大中型公交车用空气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