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调节软土地基与桩基不均匀沉降的地基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48566.2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63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丁英品;周红星;凌小军;黄炳林;陈雄;苏锦涛;牛飞;刘兵;王天佑;梁桂敏;谭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南沙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广州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E02D5/4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刘菁菁 |
地址: | 510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调节 土地 桩基 不均匀 沉降 地基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调节软土地基与桩基不均匀沉降的地基加固结构,其包括桩基、水泥搅拌桩、碎石垫层和轻质土层;桩基一端打入至软土地基的岩层中,其另一端设置有承台;水泥搅拌桩呈格栅状围设在桩基周围;碎石垫层铺设在水泥搅拌桩上;轻质土层铺设在所述碎石垫层上,且与承台搭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通过利用水泥搅拌桩增加软土地基承受载荷能力以及减小软土地基沉降变形,铺填碎石垫层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减少地基应力的集中,扩散横撑结构下方的地基应力与排水,铺设轻质土层,减少软土地基的附加应力,减小施工后的沉降量,缓解桩基结构与软土地基的刚柔突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基础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调节软土地基与桩基不均匀沉降的地基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设得到大力发展。在交通基础建设中,不可避免地要通过一些不适宜修建路堤的不良地基,例如软土地基等。在不良地基上修建路堤,尝尝会面临着地基承载力不足、路堤沉降、桩基不均沉降等问题。“桥台跳车”是公路建设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路基病害问题,即是在桩基两侧,由于桩基与软土地基的刚度不同,产生差异沉降。“桥台跳车”是等问题道路交通安全、码头运营的重要隐患之一,其严重影响行车的舒适性,降低车辆的行驶速度和道路通行能力,损害交通基础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急需对软土地基和桩基之间的结构进行整改,确保软土地基与桩基协调和平顺,保证道路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调节软土地基与桩基不均匀沉降的地基加固结构,该地基加固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解决软土地基与桩基之间不均匀沉降的问题,提高道路形成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调节软土地基与桩基不均匀沉降的地基加固结构,其包括有桩基、水泥搅拌桩、碎石垫层和轻质土层;所述桩基一端打入至软土地基的岩层中,其另一端设置有承台;所述水泥搅拌桩呈格栅状围设在所述桩基周围;所述碎石垫层铺设在所述水泥搅拌桩上;所述轻质土层铺设在所述碎石垫层上,其顶部与所述承台底部搭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软土地基与桩基之间增设水泥搅拌桩、碎石垫层和轻质土层,三者共同作用调节软土地基与桩基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其通过利用水泥搅拌桩增加软土地基承受荷载能力、减少软土地基沉降变形,在水泥搅拌桩与桩基之间铺设碎石垫层,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减少软土地基的应力集中,扩散横撑结构下方的地基应力与排水,调整软土地基桩基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在碎石垫层上铺设轻质土层,减少软土地基的附加应力。
进一步地,所述轻质土层围绕呈阶梯状设置。轻质土采用阶梯式回填布置的方式铺设在碎石垫层上,可减少地基的附加应力,缓解桩基结构与软土地基的刚柔突变。
进一步地,所述轻质土层与所述承台搭接处设置有缓冲层,减缓从承台传向轻质土层的冲击力。
进一步地,所述轻质土层顶部还设置有路面层,所述路面层与所述承台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轻质土层与所述路面层之间装填有回填料。
进一步地,所述碎石垫层与所述轻质土层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土工布和防渗土工膜。在碎石垫层与轻质土层之间设置土工布和防渗土工膜,避免碎石垫层与轻质土层互相渗透。
进一步地,所述轻质土层为泡沫轻质土层。泡沫轻质土具有自重小、强度高、压缩性低、自身刚度大等优点,将其阶梯式回填在碎石垫层上,有效减缓地基的沉降量。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为聚苯乙烯板,其厚度为20mm。
进一步地,所述碎石垫层厚度不小于500mm。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南沙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广州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南沙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广州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485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琴制作弧度厚度微型刨
- 下一篇:一种橡胶弹力球的成型后脱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