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接头、连接结构、换热系统、电池及用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45458.X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64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周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26 | 分类号: | F28F9/26;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47;H01M10/6556;H01M10/6554;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朱丽娟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接头 连接 结构 系统 电池 用电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管接头、连接结构、换热系统、电池及用电装置,包括管接头包括内管件、外管件和浮动件。内管件沿预设轴向贯通设置,且套接于第一管体外。外管件绕预设轴向围设在内管件外,并与内管件之间形成有浮动空间,外管件套接于第二管体内。浮动件设于浮动空间,并浮动连接于内管件和外管件之间。本申请通过浮动件浮动连接内管件和外管件,可以吸收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相对位置公差。同时,由于管接头套接在第二管体内其可以不占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外的空间,即使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的间隙很小,也能够实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密封连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接头、连接结构、换热系统、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电池通常包括电池单体、液冷系统等,液冷系统用于给电池单体降温。现有液冷系统一般包括液冷板和液冷管,液冷板设置在电池单体上,液冷板之间通过液冷管连接。现有液冷板与液冷管在装配时容易出现因接口位置度误差而安装困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管接头、连接结构、换热系统、电池及用电装置,能够缓解液冷板与液冷管在装配时容易出现因接口位置度误差而安装困难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接头,用于连接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管接头包括内管件、外管件和浮动件。内管件沿预设轴向贯通设置,且套接于第一管体外。外管件绕预设轴向围设在内管件外,并与内管件之间形成有浮动空间,外管件套接于第二管体内。浮动件设于浮动空间,并浮动连接于内管件和外管件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浮动件浮动连接内管件和外管件,可以吸收套接内管件的第一管体和套接外管件的第二管体的相对位置公差,即使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轴线存在位置偏差,也能够通过浮动件在浮动空间内的形变来调整适应,最终实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密封连接。同时,可以避免密封界面因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的位置度误差而产生应力,保证密封可靠性。另外,由于管接头套接在第二管体内其可以不占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外的空间,即使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的间隙很小,也能够实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密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浮动件包括多个,全部浮动件绕预设轴向间隔布设于浮动空间内。此时,全部浮动件间隔布设在浮动空间内,从多个方向支撑连接内管件和外管件,对内管件和外管件的支撑效果好,可有效避免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晃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浮动件在与预设轴向垂直的径向上的两端侧面中的一者连接内管件并从内管件在预设轴向上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另一者连接外管件并从外管件在预设轴向上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此时,浮动件与内管件和外管件的接触面较大,可对内管件和外管件形成有力支撑,保证内管件和外管件的连接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浮动件包括柔性浮动件,柔性浮动件沿与预设轴向垂直的径向上浮动连接在内管件与外管件之间。此时,浮动件的制备成本较低且能够对内管件和外管件进行有效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接头还包括封堵件,封堵件密封连接在外管件和内管件之间,并跟随内管件和外管件在与预设轴向垂直的径向上产生相对位移时同步形变。此时,封堵件密封连接在外管件和内管件之间,实现了浮动空间的封堵,避免浮动空间与第二管体连通,进而避免了换热介质从第二管体经浮动空间泄漏而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封堵件为柔性封堵环,柔性封堵环的环内壁同轴连接在内管件的外壁,柔性封堵环的环外壁同轴连接在外管件的内壁。此时,封堵件结构简单,方便制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封堵件布置于内管件和外管件在预设轴向上的相同一端。当封堵件布置在内管件和外管件的同一端时,不会与浮动件产生干涉,方便浮动件的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454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