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房建工程高支模工程施工用变形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243696.7 | 申请日: | 2022-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74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 发明(设计)人: | 葛海宁;陈湘;鲁金鹏;黄师伟;郝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2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国兆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9 | 代理人: | 徐进之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高支模 工程施工 变形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建工程高支模工程施工用变形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底筒,所述安装底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固定夹板。该房建工程高支模工程施工用变形监测装置通过设置有固定夹板,在监测之前拉动连接轴带动顶端的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上升,直到将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调节至支模所需监测的高度后,转动固定夹板并将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分别置于支模监测区域的两端,固定夹板底端的限位套筒套接在连接轴的外部可以提高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的稳定性,再转动连接螺母通过螺纹杆带动活动夹板下降,使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一端的防滑套分别贴合于支模的两端,解决了不能方便的与支模连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房建工程高支模工程施工用变形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房建工程的施工中,需要搭建不同尺寸高度的支模,高支模一般指高度大于八米的支模,这种规格的支模一般也是用在大型工程的施工中,而支模尺寸越大一旦出现变形所导致的后果也越严重,所以需要在施工中对支模进行检测,来杜绝支模变形导致的工程隐患,但是现有的房建工程高支模工程施工用的变形监测装置在使用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在使用之前不能方便的与支模进行连接,也不能直观的观测出变形程度,且不能方便的对装置进行定位,所以现在需要一种新型的房建工程高支模工程施工用变形监测装置来解决以上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建工程高支模工程施工用变形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使用之前不能方便的与支模进行连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建工程高支模工程施工用变形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底筒,所述安装底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固定夹板,所述安装底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固定夹板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夹板;
所述固定夹板顶端的两侧和活动夹板底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防滑套,所述活动夹板的顶端开设有限位筒,所述固定夹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固定夹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与连接轴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夹板底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固定夹板并延伸至固定夹板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连接螺母。
优选的,所述连接螺母与固定夹板活动连接,所述限位筒与限位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侧板,所述安装底筒内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组侧槽,所述安装底筒一端的顶部开设有可视槽,所述可视槽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指针,所述连接轴的一端镶嵌有刻度板。
优选的,所述指针与刻度板活动连接,所述侧板与侧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组底槽,所述底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组纤维槽,所述底槽内部两侧的同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限位块,所述底板顶部两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锥,所述螺纹锥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轮。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纤维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锥的中心线与转轮的中心线在同一垂直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房建工程高支模工程施工用变形监测装置不仅实现了方便与支模连接,实现了可以直观的观测变形程度,而且实现了方便对装置定位;
(1)通过设置有固定夹板、活动夹板、限位筒、限位板、限位套筒、螺纹杆、防滑套和连接螺母,在监测之前拉动连接轴带动顶端的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上升,直到将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调节至支模所需监测的高度后,转动固定夹板并将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分别置于支模监测区域的两端,固定夹板底端的限位套筒套接在连接轴的外部可以提高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的稳定性,再转动连接螺母通过螺纹杆带动活动夹板下降,使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一端的防滑套分别贴合于支模的两端并固定,实现了可以方便的将该装置与支模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436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