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绒面合成革干法后处理加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234702.2 | 申请日: | 2022-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24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陆毅;蔡桂席;严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G1/00 | 分类号: | D06G1/00 |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仓定平 |
| 地址: | 223814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革 干法后 处理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绒面合成革干法后处理加工装置,涉及绒面合成革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卷取辊以及毛刷板,所述卷取辊的上方设置有毛刷板,所述毛刷板顶部两侧的槽内均活动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侧活动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内壁活动设置有丝杆,所述推杆的一端贯穿至套筒的底部并延伸至套筒的内部,所述套筒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竖板。通过设置转盘以及连杆,转动的转盘通过连杆带动毛刷板进行往复的水平移动,从而对合成革表面的杂质进行清理,从而避免后处理加工过程中革面容易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绒面合成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绒面合成革干法后处理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模拟天然革的组成和结构并可作为其代用材料的塑料制品。通常以经浸渍的无纺布为网状层,微孔聚氨酯层作为粒面层制得。其正、反面都与皮革十分相似,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比普通人造革更接近天然革。
现有技术中,合成革在收卷的过程中,合成革的表面会粘覆有杂质,如果不对合成革的表面进行清理,那么革面容易出现损坏的状况,从而增加加工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绒面合成革干法后处理加工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绒面合成革干法后处理加工装置,包括卷取辊以及毛刷板,所述卷取辊的上方设置有毛刷板,所述毛刷板顶部两侧的槽内均活动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侧活动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内壁活动设置有丝杆,所述推杆的一端贯穿至套筒的底部并延伸至套筒的内部,所述套筒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活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活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毛刷板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吸尘头,所述安装管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收集箱。
进一步的,所述毛刷板顶部两侧的槽内均开设有与卡杆一端相适配的卡槽,且卡槽与卡杆的连接关系为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套筒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座与丝杆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座在丝杆转动时沿着丝杆做轴向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绒面合成革干法后处理加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绒面合成革干法后处理加工装置,通过设置转盘以及连杆,转动的转盘通过连杆带动毛刷板进行往复的水平移动,从而对合成革表面的杂质进行清理,从而避免后处理加工过程中革面容易损坏。
2、该绒面合成革干法后处理加工装置,通过设置抽气泵以及吸尘头,可以利用吸力对合成革上杂质进行吸收,抽气泵与毛刷板的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清理效果。
3、该绒面合成革干法后处理加工装置,通过设置卡杆,利用卡杆与毛刷板的卡接即可将毛刷板快速的拆卸下来,以便工作人员将毛刷板拆卸下来进行深度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毛刷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347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瓢虫卵块半自动化包装装置
- 下一篇:用于智能垃圾桶的中心封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