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竖井式泵站带有导墙的前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27474.6 | 申请日: | 202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79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开喜;辛振科;焦剑伟;汪文波;庄健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辛振科 |
主分类号: | E03B11/14 | 分类号: | E03B11/14;E03B11/16;E03B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竖井 泵站 带有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竖井式泵站带有导墙的前池,包括:前墙、后墙、导墙、前池引水暗涵、导墙连通孔和水泵机组引水管洞等部分。特别的,本实用新型竖井式泵站前池在前墙与后墙之间设了两面导墙,以改善水流流态,从而减小含砂水流对深竖井泵站前池混凝土的冲刷,从而延长深竖井泵站前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竖井式泵站前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竖井式泵站带有导墙的前池。
背景技术
深竖井式泵站厂房位于较深的地下,受到土压力、水压力等多种压力作用。深竖井式泵站前池内水流流态复杂,且沿黄地区泵站水流含沙量较大,会对深竖井式泵站前池混凝土造成较严重磨蚀侵蚀破坏,而被破坏的前池混凝土部位位于较深的地下,维修返修难度大。针对这一情况,本实用新型对深竖井式泵站前池进行了优化改进,以改善水流流态,从而减小含砂水流对深竖井泵站前池混凝土的冲刷,从而延长深竖井泵站前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克服传统泵站前池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泵站前池内设置了导墙,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竖井式泵站带有导墙的前池,主要包括:前墙、后墙、导墙、前池引水暗涵、导墙连通孔和水泵机组引水管洞等部分。
所述前墙的水平剖面为一圆弧墙,所述后墙的水平剖面为一直墙,所述导墙位于所述前墙和所述后墙的中间,所述导墙与所述后墙垂直,所述前墙、所述后墙和所述导墙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前墙、所述后墙和所述导墙为一体浇筑成型。
所述前墙底部有所述前池引水暗涵,所述前池引水暗涵位于所述前墙底部的居中位置,所述前池引水暗涵与所述前墙为一体浇筑成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所述水泵机组引水管洞位于所述后墙,所述导墙连通孔位于所述导墙,所述导墙连通孔高程不高于所述水泵机组引水管洞高程,所述导墙连通孔直径不小于所述水泵机组引水管洞直径。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泵站前池结构水平剖面图。
图中:1、前墙;2、后墙;3、导墙;4、前池引水暗涵;5、导墙连通孔;6、水泵机组引水管洞;7、泄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适用于竖井式泵站带有导墙的前池,包括:前墙(1)、后墙(2)、导墙(3)、前池引水暗涵(4)、导墙连通孔(5)和水泵机组引水管洞(6)等部分。
所述前墙(1)的水平剖面为一圆弧墙,所述后墙(2)的水平剖面为一直墙,所述导墙(3)位于所述前墙(1)和所述后墙(2)的中间,所述导墙(3)与所述后墙(2)垂直,所述前墙(1)、所述后墙(2)和所述导墙(3)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前墙(1)、所述后墙(2)和所述导墙(3)为一体浇筑成型。
所述前墙(1)底部有所述前池引水暗涵(4),所述前池引水暗涵(4)位于所述前墙(1)底部的居中位置,所述前池引水暗涵(4)与所述前墙(1)为一体浇筑成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所述水泵机组引水管洞(6)位于所述后墙(2),所述导墙连通孔(5)位于所述导墙(3),所述导墙连通孔(5)高程不高于所述水泵机组引水管洞(6)高程,所述导墙连通孔(5)直径不小于所述水泵机组引水管洞(6)直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辛振科,未经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辛振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274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农业信息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级给水泵加工用摇臂钻的多级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