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既有构件和新增构件的连接加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226915.0 | 申请日: | 2022-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80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叶安杰;杨明;吴映栋;侯敬会;吴雪峰;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38;E04B1/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章琪超 |
| 地址: | 31000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既有 构件 新增 连接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既有构件和新增构件的连接加固结构,包括既有结构柱(3)、新增混凝土牛腿(2)和新增钢结构部分(4),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结构柱(3)通过柱扩大部分(1)与新增混凝土牛腿(2)连接,所述新增混凝土牛腿(2)上设有预埋件(5),新增钢结构部分(4)通过支座(8)与预埋件(5)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对原结构损伤较小,施工工序相对简单,施工质量稳定,连接可靠性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的加固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既有构件和新增构件的连接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公共建筑的加固改造工程中,为了实现建筑功能的变更以及更大的空间尺度,钢结构的使用日趋普遍。对于既有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过程中,新增钢结构部分与既有混凝土主体结构的连接可靠性与否是常遇到的问题。若采用传统技术则需要将钢结构部分的支座根植于原有受力构件上,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造成对既有结构的损伤破坏,且施工工序繁琐、施工质量不易控制,新增结构的连接可靠性难以得到保证。因此,现有的新增钢结构部分与既有混凝土主体连接结构,存在着对原结构损伤较大,施工工序繁琐,施工质量不稳定,连接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既有构件和新增构件的连接加固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对原结构损伤较小,施工工序相对简单,施工质量稳定,连接可靠性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既有构件和新增构件的连接加固结构,包括既有结构柱、新增混凝土牛腿和新增钢结构部分,所述既有结构柱通过柱扩大部分与新增混凝土牛腿连接,所述新增混凝土牛腿上设有预埋件,新增钢结构部分通过支座与预埋件连接。
前述的一种用于既有构件和新增构件的连接加固结构中,所述支座与预埋件的连接处设有加劲肋。
前述的一种用于既有构件和新增构件的连接加固结构中,所述预埋件包括锚板,锚板上设有伸入到新增混凝土牛腿的锚筋,锚板上设有若干包围在新增钢结构部分外侧的限位钢板。
前述的一种用于既有构件和新增构件的连接加固结构中,所述锚板上还设有气孔。
前述的一种用于既有构件和新增构件的连接加固结构中,所述新增混凝土牛腿的两侧还设有牛腿扩大部分,所述牛腿扩大部分不与柱扩大部分连接。
前述的一种用于既有构件和新增构件的连接加固结构中,所述柱扩大部分内设有若干横纵交错的外箍筋,既有结构柱内设有若干横纵交错的受力筋,外箍筋伸入到既有结构柱内与受力筋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柱扩大部分将既有结构柱与新增混凝土牛腿形成整体,避免了因新增混凝土牛腿大量植筋造成对既有结构柱的损伤且施工工序相对简单;新增混凝土牛腿通过设置预埋件、球形钢支座与新增钢结构部分连接,确保结构内力可以有效地传递至新增混凝土牛腿,进而传递至由柱增大部分和既有结构柱形成的整体竖向构件,连接可靠性高。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对原结构损伤较小,施工工序相对简单,施工质量稳定,连接可靠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B向视图;
图3是限位钢板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A向视图;
图5是图1中C-C向视图;
图6是图5中D-D向视图;
图7是图5和图2中E-E向视图;
图8是图6中F-F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269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氟精细化学品密封储存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丝绳卷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