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圈转盘出料沟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24810.1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66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刚;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众跃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B65G47/82;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圈 转盘 沟槽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内圈转盘出料沟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产品,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出料轨道,且出料轨道的一端设置有上料口,所述产品置于出料轨道内,且产品的外壁开设有沟槽,所述底座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拨叉,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夹紧机构、推动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块、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底座上,且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夹紧块连接,所述夹紧块贯穿出料轨道,并抵持在产品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产品检测时,可将产品夹紧,避免测头抵触在产品沟槽底部致使产品的移动;自动化程度高,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检测产品更精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沟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内圈转盘出料沟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型企业中,质量检验是客观重要的,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严格质量检验制度、加强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督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不容忽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企业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机、料等诸多要素都可能对生产过程的变化产生影响,各个工序不可能处于绝对稳定状态,要求每道工序都100%合格是不太可能的,因此通过质量把关,挑出不合格品以保证产品质量,是完全必要的,只有通过质量检验实行严格把关;做到不合格品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的零部件不组装、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才能真正保证产品质量。
传统的产品沟槽检测是工人手动拿起仪器进行检测,因工人检测的劳动强度大,检测数量多,容易因工人长时间疲劳作业,导致检测的精确度降低,不利于保证检测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内圈转盘出料沟槽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产品沟槽检测是工人手动拿起仪器进行检测,因工人检测的劳动强度大,检测数量多,容易因工人长时间疲劳作业,导致检测的精确度降低,不利于保证检测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内圈转盘出料沟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产品,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出料轨道,且出料轨道的一端设置有上料口,产品通过上料口进行上料,所述产品置于出料轨道内,且产品的外壁开设有沟槽,所述底座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拨叉,拨叉取产品并将产品移动到夹紧机构对应的位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夹紧机构、推动机构和检测机构;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块、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底座上,且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夹紧块连接,所述夹紧块贯穿出料轨道,并抵持在产品上;当需要对产品进行夹紧时,启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作业带动夹紧块将产品夹紧;
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头、测头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底座上,且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和推头连接,所述测头固定于推头的端部,且测头的端部贯穿出料轨道,并抵触在沟槽底部,当需要推动测头时,启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作业带动推头活动,推头活动带动测头抵触在产品沟槽底部;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活动靶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固定于底座上,所述活动靶转动设置于底座上,且活动靶抵接在传感器上,给出一个读数,检测产品尺寸是否合格。
优选的,所述夹紧块的端部为弧形,且夹紧块的底部与底座之间留有间隙,减小夹紧块活动时的阻力。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圆柱形结构,且支撑杆和出料轨道通过螺栓连接,实现了支撑杆和出料轨道的稳固安装。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四角开设有固定孔,便于螺栓穿过固定孔,实现检测装置的稳固安装,所述传感器和底座通过螺丝连接,实现了传感器的安装,当传感器损坏时,可将损坏的传感器取下进行检修。
优选的,所述拨叉的端部开设有弧形口。
优选的,所述推头和第二气缸通过螺丝连接,所述测头为柱形结构,实现了测头的稳固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众跃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众跃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248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