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蜂蜜加工生产用粗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222350.9 | 申请日: | 2022-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98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 发明(设计)人: | 但捍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野花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3/11 | 分类号: | B01D33/11;B01D33/80;B01D35/16;B01D35/30;B08B9/087;A01K59/04;A23L21/2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16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蜜 加工 生产 用粗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蜂蜜加工生产用粗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外壁中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通过轴承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转筒,所述转筒的外部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滤孔,所述进料管的外部上端套接有齿轮一,所述壳体的顶部外壁固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相啮合,所述壳体的底部外壁中部设置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将待过滤的蜂蜜从进料管加入到转筒内,启动电机,电机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作用于齿轮一可以使进料管转动,进而使转筒转动,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将蜂蜜与杂质进行快速的过滤分离,提高过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蜜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蜂蜜加工生产用粗滤装置。
背景技术
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是被广泛认知的天然营养食品,蜂蜜中含有果糖、葡萄糖、酶、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常吃可以防治贫血、心脏病、肠胃病等,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蜂蜜在中药领域被广泛应用,具有滋阴润燥、补虚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
蜂蜜在加工之前之中还有很多的杂质,这种杂质会影响蜂蜜成色,进而不利于蜂蜜的生产和销售,现有的蜂蜜粗滤装置往往依靠蜂蜜自身的重力通过滤网进行粗滤,由于蜂蜜自身存在一定的粘度,导致下落缓慢过滤效率低下,为此提出一种蜂蜜加工生产用粗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蜜加工生产用粗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蜂蜜加工生产用粗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外壁中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通过轴承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转筒,所述转筒的外部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滤孔,所述进料管的外部上端套接有齿轮一,所述壳体的顶部外壁固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相啮合,所述壳体的底部外壁中部设置有出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的顶端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竖直横截面呈T形。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的外部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进料管的内部上沿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等距分布的支架腿,所述支架腿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防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处固定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转筒的底端中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渣管,所述排渣管的外部通过卡箍卡接有第二阀门,且排渣管与出料管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的外部下端和排渣管的外部均固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与壳体内壁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一侧内壁固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接有安装杆。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
1、该用于蜂蜜加工生产用粗滤装置,通过设置有转筒,将待过滤的蜂蜜从进料管加入到转筒内,启动电机,电机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作用于齿轮一可以使进料管转动,进而使转筒转动,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将蜂蜜与杂质进行快速的过滤分离,提高过滤效率。
2、该用于蜂蜜加工生产用粗滤装置,通过设置有刮板,在进行分离后的蜂蜜会被甩出到壳体的内壁上,而刮板在电机的作用下也会转动,进而可以使内壁粘附的蜂蜜快速的落下,便于出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蜂蜜加工生产用粗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野花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野花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223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