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腔槽外角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07140.2 | 申请日: | 202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52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向荣;王云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联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李炳阳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腔槽 外角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腔槽外角模具。该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动模设有相配合的定模镶件、动模镶件,所述定模镶件、动模镶件设有至少四个相匹配的成型腔,所述成型腔以圆周排布的形式设置。同时,动模设有具有二次顶出功能的顶出机构,其中包括第一顶板、第二顶板、翘板、压块等部件,顶出过程如下:注塑机的顶出杆在底部推动第二顶板,并使第二顶板推动第一顶板,所以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同时进行第一阶段顶出,使产品初步顶出。翘板随第二顶板运动,当翘板翘起端运动到与压块相接触时,根据杠杆原理,翘板另一端顶起第一顶板,使第一顶板进行第二阶段顶出,使产品完全顶出,完成脱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腔槽外角模具。
背景技术
线槽槽外角类的注塑模具是生产槽外角的主要设备,目前的槽外角模具基本采用传统四方排位一模出四腔的结构,模腔数量少,生产效率较低。由于槽外角产品为L型结构,型腔排布时存在高低位的落差,因此在模具顶出时通常需要采用顶出加长或者二次顶出的方式,使产品能够完全脱模。
现有的二次顶出形式的模具较多,但是未发现有适用槽外角产品的二次顶出形式,而且,现有的二次顶出模具主要是用顶针作为顶出件,对于槽外角产品来说,产品壁厚较薄,单单用传统的顶针进行顶出,容易导致产品变形或损坏。所以,需要设计更符合槽外角产品生产需求的二次顶出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提高槽外角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提供一种多腔槽外角模具,合理增加模腔数量,较之前其模架大小和生产机型不做太大的变化,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采用二次顶出的形式,更适合槽外角产品的成型顶出,保证生产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腔槽外角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动模设有相配合的定模镶件、动模镶件。其中,所述定模镶件、动模镶件设有至少四个相匹配的成型腔,所述成型腔以圆周排布的形式设置;所述动模设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上下叠放的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设有若干个竖直贯穿动模板、动模镶件的第一顶出件,所述第二顶板设有若干个竖直贯穿第一顶板、动模板、动模镶件的第二顶出件;所述第二顶板还设有用于二次顶起第一顶板的翘板,所述动模板底面设有压块,所述第一顶板设有可容纳压块的翘孔;所述翘板转动固定于第二顶板,翘板一端顶在第一顶板底面,另一端翘起在翘孔中;所述压块底部与翘板翘起端之间留有间距。同时,所述第一顶出件的顶出端镶嵌在动模镶件的成型腔,所述第二顶出件的顶出端设有斜顶头,所述斜顶头也镶嵌在动模镶件的成型腔。
该模具为注塑模,模内成型部分包括了四个以上的成型腔,通常可以为六个或者八个成型腔。槽外角产品为L型结构,通常是呈直角形式放置设立成型腔,每个成型腔均与顶出机构配合,而且各斜顶头和第一顶出件镶嵌在成型腔的面为成型面。
该顶出机构为二次顶出的结构,主要通过翘板实现。顶出过程如下:注塑机的顶出杆在底部推动第二顶板,并使第二顶板推动第一顶板,所以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同时进行第一阶段顶出,使产品初步顶出。翘板随第二顶板运动,当翘板翘起端运动到与压块相接触时,根据杠杆原理,翘板另一端顶起第一顶板,使第一顶板进行第二阶段顶出,使产品完全顶出,完成脱模。在第一阶段顶出中,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同时运动,此时第一顶出件和第二顶出件同时作用,而在第二阶段顶出中,主要由第一顶板进行顶出,因此是第一顶出件起作用。经过两个阶段的顶出作用,槽外角产品才能完全顶出并脱模。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动模镶件设有配合镶件,各配合镶件与各斜顶头相配,所述配合镶件与斜顶头贴合的一面设有导向斜面。配合镶件与斜顶头均安装在动模镶件上,两者有部分表面为成型面。由于斜顶头在顶出的时候会进行活动,因此配合镶件的导向斜面对斜顶头进行运动导向,取代了传统的斜顶导向块,有效减少占用空间,即使设置多个成型腔也不过多影响模具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联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联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071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