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铠装光缆和非铠装光缆互连的井下光缆互联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204757.9 | 申请日: | 2022-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03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谢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G02B6/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吴小灿 | 
| 地址: | 572025 海南省三亚***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缆 非铠装 互连 井下 联接 | ||
一种铠装光缆和非铠装光缆互连的井下光缆互联接头,通过承压保护外壳下的分舱结构用于干湿舱分离,通过湿舱内的水压自锁密封塞将水固定在湿舱,并且水压越大,密封效果越好,从而给干舱营造了一个不带压的干燥环境,有利于铠装端对接缆芯与非铠装端对接缆芯在干舱内实现可靠的相互连接,从而拓展非铠装保护的特种光缆的工程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铠装光缆和非铠装光缆进行互连的技术,特别是一种铠装光缆和非铠装光缆互连的井下光缆互联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已知的井下光缆连接方式,都是铠装光缆之间的互联方案。还没有铠装和非铠装光缆的互联方案。铠装缆之间的连接方案最大的特点是铠装缆本身不防水,只能承压(力)和承拉(力),防水功能是靠卡套连接或者是靠在接头结构中充填大量的硅脂,利用充满接头内部腔体的硅脂来进行阻水。卡套方案必须依赖光纤外部的不锈钢护套而存在,但非铠装光缆的光纤没有不锈钢护套保护,因此无法采用卡套的方案来进行阻水。而另一种填充硅脂的方案,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硅脂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会逐渐被水冲刷掉,需要及时的补充,如果补充不及时就不能完全避免水汽进入到接头之中,因而必须勤更换和勤保养,必要时要将接头总成完全拆卸,进行清洗烘干,然后再重新进行装配。
非铠装保护的特种光缆目前还是一项未完全普及的行业新技术。在工程中,目前的措施都是尽量避免井下接头的出现,直接在井口或地面进行系统的连接。但是,中国的油气井行业与欧美中东有很大不同,未来的油气井开采深度基本都已经超过4千米以上,随着深度的加大和应用的普及,未来势必要面临在井下做连接的情况。因为,非铠装光缆的制造工艺在没有断点的情况下一次不能做的很长,否则传感精度保证不了还会造成成本的大幅攀升。如果应用深度很深,就势必要通过常规光缆将特种光缆送到目的深度,这就必需要采用井下连接装置。而井下的空间有限,要在很小的空间内保证光缆的互联,还要耐高温和防水,如果能够解决这个工程问题,这种非铠装保护的特种光缆的工程应用范围就会得到拓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铠装光缆和非铠装光缆互连的井下光缆互联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铠装光缆和非铠装光缆互连的井下光缆互联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承压保护外壳的分舱结构,所述分舱结构包括湿舱和干舱,所述湿舱的左侧外端口连接铠装光缆底座,所述湿舱的右侧内端口设置带有第一密封圈的水压密封塞,所述水压密封塞的左端面上是向左延伸至所述铠装光缆底座右端口的水压自锁密封塞,铠装光缆的缆芯填充式穿过所述水压自锁密封塞后从所述水压密封塞的中心孔进入到所述干舱内,所述承压保护外壳的右侧外端口连接非铠装光缆底座,所述非铠装光缆底座的左端面上设置带有第二密封圈的第二金属密封塞,所述非铠装光缆底座的右端面上是向右延伸并密封式裹住非铠装光缆的聚氨酯包裹层,非铠装光缆的缆芯从所述第二金属密封塞的中心孔进入到所述干舱内。
铠装端对接缆芯与非铠装端对接缆芯在所述干舱内相互连接。
所述承压保护外壳的左端外周面上和右端外周面上均设置有定位销和紧固螺钉。
所述水压自锁密封塞是采用将聚氨酯类高分子材料包裹住缆芯的模具成型软体结构。
所述水压密封塞是在模具内与软体结构成型在一起的金属密封塞。
所述铠装光缆的缆芯从所述铠装光缆底座右端口穿出部设置有内锥套。
所述聚氨酯包裹层是在所述非铠装光缆底座的右端面上通过热熔方式裹住非铠装光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铠装光缆和非铠装光缆互连的井下光缆互联接头,通过承压保护外壳下的分舱结构用于干湿舱分离,通过湿舱内的水压自锁密封塞将水固定在湿舱,并且水压越大,密封效果越好,从而给干舱营造了一个不带压的干燥环境,有利于铠装端对接缆芯与非铠装端对接缆芯在干舱内实现可靠的相互连接,从而拓展非铠装保护的特种光缆的工程应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未经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047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装的风机盘管
- 下一篇:一种低强度聚焦超声穴位治疗仪的超声治疗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