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埋入式白蚁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202862.9 | 申请日: | 2022-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29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玲;林一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白蚁防治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黎泽洲 |
| 地址: | 43006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埋入 白蚁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埋入式白蚁监测装置,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上盖、外筒和下盖,外筒包括第一筒体,第一筒体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通槽,第一筒体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滑设有内筒,内筒包括第二筒体,第二筒体内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通过卡环连接有引诱棒,第二筒体上设有多个和第一通槽相匹配的第二通槽。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能通过改变上盖的位置从而调整内筒的位置,在外筒插入到土壤或从土壤取出时,均能保持内筒的封闭,避免白蚁的逃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安拆方便,能对内部进行清洗后再次使用,使用效果好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蚁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埋入式白蚁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白蚁是一种个体虽小但是危害巨大的昆虫,特别是对于房屋建筑、通讯设备和水库堤坝等危害明显,后果严重,正因如此需要在相关的位置对白蚁进行监测,从而便于及时的进行处理,将白蚁可能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目前,白蚁防治主要依靠化学药物防治,而药物防治会给环境产生污染,特别是对地下水的污染。中国专利文献CN 204762939 U 记载了一种白蚁监测装置,该装置在安装的过程中,不能将白蚁的入口先关闭后打开,且在白蚁进入后,取出该装置时并不能将白蚁锁止在装置内部,使用存在缺陷;中国专利文献CN215736503 U记载了一种白蚁监测灭杀器,该装置结构复杂,同样不能解决上述问题,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埋入式白蚁监测装置,解决了将外筒插入土壤的过程中,土壤可能堵住内筒的通孔,且整体不方便安拆,不能根据需要更换引诱棒,操作麻烦,使用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埋入式白蚁监测装置,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上盖、外筒和下盖,外筒包括第一筒体,第一筒体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通槽,第一筒体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滑设有内筒,内筒包括第二筒体,第二筒体内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通过卡环连接有引诱棒,第二筒体上设有多个和第一通槽相匹配的第二通槽。
优选的方案中,上盖包括密封帽,密封帽一侧设有拉手,密封帽另一侧设有凹腔,凹腔内侧壁设有第三螺纹,凹腔底部设有凸台,第一筒体一侧设有第一螺纹,第三螺纹和第一螺纹旋向相同。
优选的方案中,第一空腔距离上盖较远的一侧设有阶台,阶台外侧设有第二螺纹,下盖包括圆锥头,圆锥头一侧设有限位环板,限位环板外侧壁设有第四螺纹,第四螺纹和第二螺纹旋向相同。
优选的方案中,第一空腔内侧平行设有多个滑槽,第二筒体外侧平行设有滑条,滑条滑设在滑槽内。
优选的方案中,第二空腔内设有多个第一耳板,第一耳板上贯穿设有第二通孔,卡环包括圆环,圆环外侧设有多个第二耳板,第二耳板底部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穿设在第二通孔内。
优选的方案中,圆锥头外侧设有多个第一出水孔和插板,插板沿远离限位环板的方向截面尺寸越来越小,圆锥头远离限位环板的一侧设有引孔。
优选的方案中,限位环板一侧设有挡板, 挡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卡槽和第二出水孔,挡板远离限位环板一侧设有浮动盘,浮动盘靠近挡板一侧设有多个第二卡槽,浮动盘和挡板之间通过多个弹簧连接,弹簧两侧分别固定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
优选的方案中,浮动盘的外径小于挡板的外径,浮动盘上设有多个溢流孔,挡板和浮动盘之间还设有海绵。
优选的方案中,浮动盘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穿设有锁钉, 挡板中间位置设有螺纹孔,锁钉和第二出水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第一螺纹一侧设有多个箭头,箭头用于观察密封帽所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白蚁防治研究所,未经湖北省白蚁防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028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椎弓根螺钉用多功能上钉起子
- 下一篇:一种模板拆装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