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综合管廊用抗震支吊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196009.0 | 申请日: | 2022-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36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车熙;简洋;周游;刘雨华;张朝伟;曾红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鑫洲人防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035 | 分类号: | F16L55/035;F16L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金福坤 |
| 地址: | 404100 重庆市潼南区田家镇工***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综合 管廊用 抗震 吊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抗震支吊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城市综合管廊用抗震支吊架,包括上框板与下框板,所述上框板设置于下框板顶部,所述上框板内腔顶部两侧、下框板内腔底部两侧均对称设置有斜面板,所述斜面板的斜面中间设置有第一螺杆,将上框板以及下框板限制在管道上下两侧,通过旋转套管,配合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为夹板提供移动的动力,使四个夹板与管道外壁相贴合而对管道进行夹紧限制,适用于不同粗细的管道,在管道发生震动时,通过多个阻尼器对夹板以及管道进行缓冲减震,从而有效的对管道进行保护,通过螺纹孔以及旋钮,实现横板与上框板之间距离的可调节,可以调节管道顶部与管廊之间的距离,使支吊架的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抗震支吊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综合管廊用抗震支吊架。
背景技术
对于综合管廊的抗震支吊架,一般都是承载不同的管道,运用在地底下的建筑,在保证其抗震效果的同时,对于不同粗细的管道需要不同的支吊架来吊起,并且不同位置的管道顶部与管廊之间的距离也不同,以及人们在使用的时候非常不便,容易出错。
为此,设计一种城市综合管廊用抗震支吊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市综合管廊用抗震支吊架,将上框板以及下框板限制在管道上下两侧,通过旋转套管,配合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为夹板提供移动的动力,使四个夹板与管道外壁相贴合而对管道进行夹紧限制,适用于不同粗细的管道,在管道发生震动时,通过多个阻尼器对夹板以及管道进行缓冲减震,从而有效的对管道进行保护,通过螺纹孔以及旋钮,实现横板与上框板之间距离的可调节,可以调节管道顶部与管廊之间的距离,使支吊架的适用范围更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综合管廊用抗震支吊架,包括上框板与下框板,所述上框板设置于下框板顶部,所述上框板内腔顶部两侧、下框板内腔底部两侧均对称设置有斜面板,所述斜面板的斜面中间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斜面板的一端外壁螺纹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远离第一螺杆的一端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远离套管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第二螺杆相背的一侧对称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设置有夹板,所述上框板两侧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下框板两侧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中间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尾端贯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上框板顶部中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侧对称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顶部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二螺栓,且所述第二螺栓尾端贯穿横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城市综合管廊用抗震支吊架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等距设置有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城市综合管廊用抗震支吊架优选的,所述竖板与连接板相背的一侧下方对称设置有旋钮,且所述旋钮尾端贯穿竖板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城市综合管廊用抗震支吊架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两侧对称设置有稳定管,所述稳定管与斜面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城市综合管廊用抗震支吊架优选的,所述稳定管与斜面板相背的一端内壁套设有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远离稳定管的一端与安装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上框板以及下框板限制在管道上下两侧,通过旋转套管,配合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为夹板提供移动的动力,使四个夹板与管道外壁相贴合而对管道进行夹紧限制,适用于不同粗细的管道,在管道发生震动时,通过多个阻尼器对夹板以及管道进行缓冲减震,从而有效的对管道进行保护;
2、通过螺纹孔以及旋钮,实现横板与上框板之间距离的可调节,可以调节管道顶部与管廊之间的距离,使支吊架的适用范围更广,设置稳定管以及导向杆,有效的提高安装板的稳定性,在对套管进行旋转时,安装板不会转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鑫洲人防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鑫洲人防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96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