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油箱喷丸处理的快速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84893.6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03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谢灵娟;郑俊松;丁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F16J15/447;B24C9/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周黎亚 |
地址: | 550009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箱 处理 快速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油箱喷丸处理的快速密封结构,包括封严盖、O形密封圈、密封胶垫、封严螺母和固定螺栓。快速密封结构用O形密封圈装在封严盖上形成1次密封;封严盖、密封胶垫共同盖在油箱口外形成2次密封;封严螺母直接拧紧在油箱的固定螺栓上,封严盖与封严螺母共同形成的迷宫式联接结构有效阻挡了玻璃丸粉进入油箱内部,且封严盖、封严螺母没有较高的装配精度要求,制造难度低,装配时间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箱表面处理时的密封装置,属于航空机载产品表面处理工艺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针对油箱、列管式散热器等不锈钢产品,为了提升产品的表面质量,会采用湿喷丸技术改善外观质量。湿喷丸采用2.3g/cm3~2.6g/cm3硅酸盐玻璃丸,喷丸压力0.3-0.5MPa,玻璃丸粒径为60~80目。油箱有较多外接口及螺栓联接面,对多余物有较高的控制要求,表面处理所用玻璃丸粉不得进入油箱内部。
在前期的表面处理中,装配好油箱自有口盖进行表面处理,尽管自有口盖可以通过气密、振动等多项环境试验考核,但由于油箱为中空薄壁结构,喷嘴局部施加较大的喷吹压力,会因为油箱局部变形导致大量玻璃丸粉进入;螺栓联接面装配好后可以在喷丸前、后通过气密试验,但拆下螺栓、螺母后,仍可见玻璃丸粉进入。表面处理密封胶可以有效防止玻璃丸粉进入,但涂胶需要干燥周期,且表面处理完后需要人工将胶膜撕下,全部清理干净需要较多人工,如何既达到涂胶的效果,又节约涂胶、除胶膜的时间是急需处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油箱喷丸处理的快速密封结构,密封效果好,装配快速,节省密封时间,有效避免因喷丸压力导致的异物进入油箱中。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油箱的固定螺栓联接面采用迷宫式联接方式,油箱口中采用密封圈密封方式,迷宫式联接方式由两部分组成,即封严盖和封严螺母。
一种用于油箱喷丸处理的快速密封结构,所述油箱为中空薄壁结构,沿着油箱口的周向有一圈凸起,凸起的上端面为油箱口盖端面,快速密封结构包括,
封严盖,所述封严盖包括插入油箱口的第一密封部,以及位于油箱口外侧的第二密封部,第一密封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槽,第二密封部的外径大于油箱口的外径,第二密封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迷宫密封结构,下端面开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套接在油箱口周向凸起上,第二密封槽的槽宽大于等于油箱口周向凸起的宽度,第二密封槽的槽深大于油箱口周向凸起的高度,第二密封部上还开有同时贯穿第一迷宫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槽的螺纹通孔;
O形密封圈,所述O形密封圈套接在第一密封部外表面的第一密封槽中;
密封胶垫,所述密封胶垫置于第二密封部下端面的第二密封槽中,且位于油箱口凸起与第二密封槽之间;
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第二密封部上的螺纹通孔将封严盖与油箱连接;
封严螺母,所述封严螺母的端面设置有螺纹盲孔和第二迷宫密封结构,当封严螺母的螺纹盲孔套接在固定螺栓上时,第一迷宫密封结构与第二迷宫密封结构紧贴并共同组成迷宫密封结构。
优选的,所述O形密封圈和密封胶垫分别位于油箱口盖端面的下方和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迷宫密封结构为与螺纹通孔同轴线的至少一个环形凸起和至少一个环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迷宫密封结构为与螺纹盲孔同轴的至少一个环形凸起和至少一个环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封严螺母设置有螺纹盲孔和第二迷宫密封结构的端面上还包括一圈环状凸起,且环状凸起介于螺纹盲孔和第二迷宫密封结构之间,环状凸起与第二迷宫密封结构之间有一段竖直方向高度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848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