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控量上料的再生骨料混凝土试验检测用混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77962.0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88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沈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B28C5/14;B28C7/04;B08B9/087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胡欢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控量上料 再生 骨料 混凝土 试验 检测 用混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控量上料的再生骨料混凝土试验检测用混料装置,包括:安装架、搅拌桶和安装盒,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前侧面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搅拌桶位于安装架的内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搅拌桶的前端,所述安装盒位于安装架的左侧,所述安装盒的内部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后方设置有限定杆,所述丝杆的外端螺纹连接有称重板,所述称重板的顶端设置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有中间桶。该便于控量上料的再生骨料混凝土试验检测用混料装置,称量物料重量之后,便于全面上料,便于清理搅拌叶和搅拌桶,避免物料粘在搅拌桶内壁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骨料混凝土试验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控量上料的再生骨料混凝土试验检测用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再生骨料混凝土试验检测时,需要通过混料装置搅拌再生骨料混凝土,然后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为更加彻底的了解再生骨料混凝土,制作再生骨料混凝土时,向混料装置内定量投料,通过重量传感器称量物料,然后通过物料输送机构输送;
但现有的再生骨料混凝土试验检测用混料装置,称量物料重量之后,物料输送机构输送时部分物料粘在输送结构内,不便于将全面的物料投入混料装置内,搅拌叶与输出轴固定连接,不便于清理搅拌桶和搅拌叶,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控量上料的再生骨料混凝土试验检测用混料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控量上料的再生骨料混凝土试验检测用混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再生骨料混凝土试验检测用混料装置,称量物料重量之后,不便于上料,搅拌叶与输出轴固定连接,不便于清理搅拌桶和搅拌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控量上料的再生骨料混凝土试验检测用混料装置,包括: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前侧面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
搅拌桶,所述搅拌桶位于安装架的内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搅拌桶的前端,所述搅拌桶的右下端安装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内部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搅拌桶的右侧面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左端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的外端固定有刮板,所述刮板的纵截面呈“L”字型结构;
安装盒,所述安装盒位于安装架的左侧,所述安装盒的内部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后方设置有限定杆,所述丝杆的外端螺纹连接有称重板,所述称重板的顶端设置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有中间桶。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与输出轴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搅拌叶与搅拌桶同心轴设置,并且搅拌桶的内侧面与刮板的外侧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限定杆的下表面焊接在安装盒的上表面,所述称重板的后端贯穿有限定杆。
优选的,所述中间桶的后端为圆辊状结构,且中间桶的后端贯穿于称重板的后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控量上料的再生骨料混凝土试验检测用混料装置,称量物料重量之后,便于上料,便于清理搅拌叶和搅拌桶,避免物料粘在搅拌桶内壁上;
1.设置有称重板和中间桶,通过称重板内部的重量传感器称量中间桶内部的物料,物料重量达到要求在之后,升起称重板,然后转动中间桶,进行投料,达到控量上料的目的;
2.设置有搅拌叶和输出轴,搅拌叶右端的矩形结构与输出轴的左端卡合连接,通过抽动搅拌叶,方便拆装搅拌叶和输出轴,便于清理搅拌叶和搅拌桶;
3.设置有搅拌桶和刮板,纵截面呈“L”字型结构的刮板与搅拌桶的内壁贴合,利用刮板全面清理搅拌桶的内壁,避免物料粘附在搅拌桶的内壁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77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