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混压多回路输电铁塔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75835.7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38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何松洋;戴严航;李本良;王伸富;梁明;侯中伟;王劲;李显鑫;黎亮;刘泉;熊康;周刚;鄢秀庆;鲁俊;刘翔云;李彦民;张林枫;刘翰柱;王超;郑旺;吴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10 | 分类号: | E04H12/10;E04H12/24;H02G7/05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05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混压多 回路 输电 铁塔 | ||
1.一种直流混压多回路输电铁塔,其特征在于:
包括铁塔本体,所述铁塔本体包括塔身,所述塔身的下方连接有塔腿,所述塔身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地线横担、特高压直流横担、超高压直流横担和接地极横担,所述地线横担上设有地线,所述特高压直流横担和所述超高压直流横担上设有相应的导线和跳线,所述接地极横担上设有接地极导线和接地极跳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混压多回路输电铁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塔本体为角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混压多回路输电铁塔,其特征在于:
所有横担与所述塔身的交接处均设有横隔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混压多回路输电铁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塔身采用交叉斜材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混压多回路输电铁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塔身包括上塔身和下塔身,所述上塔身位于所述下塔身的上方,二者为一体结构,所述地线横担、所述特高压直流横担和所述超高压直流横担连接于所述上塔身上,所述接地极横担连接于所述下塔身上;
所述上塔身的坡度为0.06及以上,所述下塔身的坡度为0.12及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混压多回路输电铁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线横担端部至所述塔身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地线横担与所述特高压直流横担之间层间距的5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混压多回路输电铁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高压直流横担用于传输±800kV直流电,所述超高压直流横担用于传输±400kV直流电,所述特高压直流横担上的导线为±800kV导线,所述超高压直流横担上的导线为±400kV导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混压多回路输电铁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高压直流横担和所述超高压直流横担导线的跳线均采用V串挂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混压多回路输电铁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800kV导线的极间距为K1,所述±400kV导线的极间距为K2,所述接地极导线的极间距为K3,其中,K1K2K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混压多回路输电铁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800kV导线和所述±400kV导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25m,所述±400kV导线与所述接地极导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75m,其中,所述±800kV导线距离所述铁塔本体最远,所述±400kV导线在所述±800kV导线的内侧,所述接地极导线在所述±400kV导线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758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
- 下一篇:一种便于贴装的环保型木纹纸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