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大孔的护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75472.7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97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姚德言;王小良;张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日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2/00 | 分类号: | E21B12/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力澜律师事务所 34127 | 代理人: | 孙伟明 |
地址: | 237400***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大孔的护筒装置,涉及矿石开采的技术领域,包括若干管体,呈直线排列并收尾相连形成护筒本体;两个支撑内套,分别设置于护筒本体上端口和下端口的内壁,该支撑内套与管体内壁固定连接;该管体包括若呈圆环形排列的若干管壁板,相邻两个管壁板无缝焊接;本申请具有使用方便、不易损坏、损坏提换成本提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石开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下大孔的护筒装置。
背景技术
采矿业指对固体(如煤和矿物)、液体(如原油)或气体(如天然气)等自然产生的矿物的采掘;包括地下或地上采掘、矿井的运行,以及一般在矿址或矿址附近从事的旨在加工原材料的所有辅助性工作,例如破磨、选矿和处理,均属本类活动;还包括使原料得以销售所需的准备工作;但不包括水的蓄集、净化和分配,以及地质勘查、建筑工程活动。
采矿作业中需要进行挖孔,打孔后需要对孔壁进行支撑,通过设置的支撑装置能够防止空洞塌陷,现有的孔洞支撑装置主要是以直筒形的管件作为护筒,现有的护筒都是由多个短管件焊接而成,在运输的过程这种,一端短管件受外力而变形后,就成为报废品,无法进行相互焊接,运输成本较高,且易变形,因此本申请设置了一种井下大孔的护筒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井下大孔的护筒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现有技术中井下大孔的护筒装置运输易变形、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井下大孔的护筒装置,包括
若干管体,呈直线排列并收尾相连形成护筒本体;
两个支撑内套,分别设置于护筒本体上端口和下端口的内壁,该支撑内套与管体内壁固定连接;
该管体包括若呈圆环形排列的若干管壁板,相邻两个管壁板无缝焊接。
优选的:该管壁板的相接处为台阶形对接面。
优选的:相邻两个该管体对接处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对接套,该对接套的内壁设置有圆环形的内夹环,该内夹环在两个管体的侧壁之间并与管体侧壁无缝焊接。
优选的:该对接套的两端侧壁均具有斜坡面。
优选的:该支撑内套上还设置有定位环,该定位环与管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将护筒本体设置成拼装型护筒,能够使得在运输的过程这种,更加的方便,占用的面积小,使得形成护筒本体的零部件运输时不易损坏,即使有损坏,提换成本也较低,并且将护筒本体的零部件送至井下更加的顺畅与方便,受环境影响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大孔的护筒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大孔的护筒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大孔的护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管体10、管壁板11、对接面12、对接套20、斜坡面21、内夹环22、支撑内套30、定位环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3,在本实施例一中,一种井下大孔的护筒装置,包括
若干管体10,呈直线排列并收尾相连形成护筒本体;
两个支撑内套30,分别设置于护筒本体上端口和下端口的内壁,该支撑内套30与管体10内壁固定连接;
该管体10包括若呈圆环形排列的若干管壁板11,相邻两个管壁板11无缝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日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金日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754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活动能力低下患者的转运轮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