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内推结构的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73666.3 | 申请日: | 202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93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夏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立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3;B29C45/44 |
代理公司: | 宁波鼎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11 | 代理人: | 黄伟杰 |
地址: | 31560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结构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内推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动模组件设有动模板,动模板设有内凹槽和多个侧滑槽,侧滑槽设有可移动的侧滑块,侧滑块设有倾斜的中滑槽;定模组件设有定模座和定模板,定模座和定模板固定连接;定模板设有内成型部和驱动件,驱动件设有倾斜的驱动柱,驱动柱可插入中滑槽内;定模座内设有内抽芯组件,内抽芯组件包括可活动的推板、以及将推板推向定模板的弹簧,推板固定设有插入内成型部的直顶杆和斜抽杆,斜抽杆设有横柱,内成型部与内凹槽适配。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顺利地生产出所要制造的注塑件,注塑件在脱模过程中不容易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注塑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内推结构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通过注塑成型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时,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针对现有的缺陷,需要技术人员对骨架的结构进行相应地改进。
如图1所示为一种需要生产的注塑件100,该注塑件100的中部设有凸台110,凸台110的侧面镶嵌了铜套120,凸台110的背面为台槽111结构,众所周知,注塑成型后的注塑件100会向中心方向收缩,那么台槽111收缩后会包住定模芯,注塑件100的边缘会包住动模芯;分模时,动模芯逐渐远离定模芯,此时注塑件100的台槽111脱开定模芯而吸附在动模芯上,那么台槽111可能因为与定模芯的摩擦力而造成台槽111、凸台110在分模过程中变形,需要设计一套与该注塑件100相配套的注塑模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内推结构的注塑模具,开模时,直顶杆、斜抽杆跟着动模板一起移动,于是注塑件的台槽跟定模板的内成型部顺利分离,台槽和凸台结构不易变形。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内推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所述的动模组件设有动模板,所述的动模板设有内凹槽和多个侧滑槽,所述的侧滑槽设有可移动的侧滑块,所述的侧滑块设有倾斜的中滑槽;所述的定模组件设有定模座和定模板,所述的定模座和定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定模板设有内成型部和驱动件,所述的驱动件设有倾斜的驱动柱,所述的驱动柱可插入中滑槽内;所述的定模座内设有内抽芯组件,所述的内抽芯组件包括可活动的推板、以及将推板推向定模板的弹簧,所述的推板固定设有插入内成型部的直顶杆和斜抽杆,所述的斜抽杆设有横柱,所述的内成型部与内凹槽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设计合理,能顺利地生产出所要制造的注塑件,注塑件在脱模过程中不容易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先是将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处于分开状态,把铜套放在斜抽杆的横柱位置,然后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闭合,注塑件在模腔内注塑成型(内成型部用来成型台槽,内凹槽用来成型凸台);动模组件向下缓缓移动并逐渐远离定模组件,于是被压缩的弹簧给与推板推力,此时推板、直顶杆、斜抽杆一起跟着动模板移动,直顶杆、斜抽杆将注塑件的台槽、凸台结构顶出内成型部;当动模板向下移动到较远距离时,内抽芯组件走完最大行程而逐渐停止移动,但动模板继续向下移动,所以注塑件被吸附在动模板上,最终动模板处的顶杆将注塑件顶起,工人将注塑件取走,凸台和台槽结构在分模过程中不易变形。注塑件侧面有多个侧孔结构,需要侧滑块来完成成型和脱模,侧滑块活动设置在侧滑槽内,合模时,驱动柱逐渐插入中滑槽内(驱动柱和中滑槽都是倾斜的结构),于是侧滑块被驱动件带动而产生横向移动,然后开始注塑成型;分模后,驱动件带动侧滑块横向移动从而脱离注塑件的侧孔结构(此时驱动柱逐渐脱离中滑槽),并最终实现了抽芯脱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推板固定设有拉杆,所述的拉杆的远离推板这端与定模座活动连接。拉杆可以防止推板向下掉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定模座设有活动槽,所述的推板活动设在活动槽内。于是推板可以在活动槽内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立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立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736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芯片封装的防氧化炉
- 下一篇:一种电池模组侧板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