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摩擦柔性环氧树脂防水复合材料反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172308.0 | 申请日: | 2022-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41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飞;丁圣军;吴培培;王继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睿睿防水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B08B9/087;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丁桂红 |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柔性 环氧树脂 防水 复合材料 反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摩擦柔性环氧树脂防水复合材料反应装置,涉及复合材料反应技术领域,包括反应釜外壳,所述反应釜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上表面铰接有上盖,所述入料口的右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壁对称设置有四个搅拌叶,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安装有四个安装管,四个所述安装管的内部均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末端连接有连接杆。该耐摩擦柔性环氧树脂防水复合材料反应装置通过安装管内设置的挤压弹簧,能够推动连接杆进行运动,使得刮板和反应釜外壳的内壁接触,这样能够对反应釜外壳内壁粘附的原料进行刮除,无需后续手动清洁,降低对原料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反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摩擦柔性环氧树脂防水复合材料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环氧树脂是一种用于表面处理和修补各种材料的密封剂。与以脆性著称的标准环氧树脂产品相比,柔性环氧树脂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和柔韧性。这使得它在暴露于极端温度、意外力时不易出现裂缝或损坏,或剧烈冲击。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粘结性、化学稳定性和耐霉菌性以及固化收缩率低、成型简便,从而被用于防水涂料,在防水复合材料生产时需要用到反应装置。
现有的反应装置搅拌效果不佳,反应装置在工作后其内侧壁上不可避免会粘附有原料颗粒,原料颗粒的粘附不仅会使得装置内部清洁度降低,而且还会造成原料的浪费,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反应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摩擦柔性环氧树脂防水复合材料反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反应装置搅拌效果不佳,反应装置在工作后其内侧壁上不可避免会粘附有原料颗粒,原料颗粒的粘附不仅会使得装置内部清洁度降低,而且还会造成原料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摩擦柔性环氧树脂防水复合材料反应装置,包括:
反应釜外壳,所述反应釜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上表面铰接有上盖,所述入料口的右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壁对称设置有四个搅拌叶,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安装有四个安装管,四个所述安装管的内部均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末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设置有刮板;
加热件,其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外壳内部的下表面,所述反应釜外壳的右侧设置有出料管。
优选的,所述入料口与反应釜外壳之间相互连通,且驱动电机与反应釜外壳之间为螺栓连接,且搅拌叶通过传动杆与驱动电机之间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安装管与传动杆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刮板通过连接杆和挤压弹簧与安装管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并且刮板的外壁与反应釜外壳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出料管与反应釜外壳之间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加热件还设有:
加热管,其设置在所述加热件的内部,所述加热管与加热件之间为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外壳还设有:
排气管,其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外壳的上端,所述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的上方均连接有限流板,所述限流板的上方对称设置有两个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均设置有活性碳板。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与反应釜外壳之间相互连通,且导向杆与固定板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流板通过导向杆和复位弹簧与固定板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所述活性碳板与排气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睿睿防水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睿睿防水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723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