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铁冶炼钢渣热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153049.7 | 申请日: | 2022-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51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峰;陈登福;左小坦;段华美;张亚兵;袁永贵;赵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B3/08 | 分类号: | C21B3/08;C21B3/1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铁 冶炼 钢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的钢铁冶炼钢渣热闷装置,所述的钢铁冶炼钢渣热闷装置,包括热闷罐体(1)、密闭容器(2),所述的热闷罐体(1)安装在密闭容器(2)内,热闷罐体(1)侧面设置多个交换小孔(3),热闷罐体(1)底部设置多个排水小孔(4),密闭容器(2)连通蒸汽供应管路(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铁冶炼钢渣热闷装置,结构简单,基于全新的提升热闷效果和热闷效率的思路,在钢渣热闷时能够大幅增加蒸汽与钢渣接触界面,提高蒸汽与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反应速度,达到显著提升热闷效率和热闷质量,缩短热闷时间目的,能够更好的与转炉高效炼钢相匹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钢铁冶炼钢渣热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钢渣的产量在逐年增多。钢渣由于碱度高,其中含有较高含量的、与水泥主要活性成分相似的硅酸二钙、硅酸三钙等水硬性矿物及8%-10%左右的废钢,是宝贵的二次资源,处理后可用作水泥基的掺合料等原料和用作废钢等。然而,由于受钢渣综合利用处理技术的限制,目前国内钢渣综合利用率较低,仅为25%左右。钢渣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处理效率较差,钢渣中含有较多的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使之用作水泥掺合料受到限制。目前国内的主要钢渣处理技术包括热闷法、热泼法、滚筒法、水淬法等。热闷法因为环保节能、处理钢渣效果相对较好等优点在钢企中广泛应用。
热闷法处理钢渣的原理为将热态钢渣放入渣罐中,再将渣罐(底部设有排水小孔)放入密闭的热闷装置内,打水后钢渣在热应力作用下裂解粉化;同时冷水遇高温钢渣形成蒸汽,蒸汽消解钢渣中造成其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同时发生体积膨胀,使得钢渣进一步粉化裂解。目前热闷工艺主要分为池式热闷法和罐式热闷法,但两种热闷法都存在一个显著缺点:单个装置每次处理数十吨甚至上百吨的钢渣,钢渣与蒸汽的接触受到限制,不利于钢渣中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消解,处理效果不理想。池式热闷法在热闷过程中打开密封盖,用挖掘机钎杆对钢渣打孔以提升蒸汽进汽均匀性,该方法的的缺点是设备损耗大,环境差、热闷效果差;罐式热闷法不仅采取有压热闷,而且增加了辊压破碎装置,通过增大钢渣的比表面积提升蒸汽与钢渣的接触面积,相对池式热闷缩短了反应时间。但对数十吨钢渣热闷时,蒸汽主要从渣罐上层向下渗透,中下层的钢渣仍较难与蒸汽充分接触,钢渣中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消解率不高,热闷效果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基于全新的提升热闷效果的思路,在钢渣热闷时能够大幅增加蒸汽与钢渣接触界面,提高蒸汽与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反应速度,达到显著提升热闷效率和热闷质量,缩短热闷时间目的,能够更好的与转炉高效炼钢相匹配的钢铁冶炼钢渣热闷装置。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钢铁冶炼钢渣热闷装置,包括热闷罐体、密闭容器,热闷罐体安装在密闭容器内,热闷罐体侧面设置多个交换小孔,热闷罐体底部设置多个排水小孔,密闭容器连通蒸汽供应管路。
所述的热闷罐体侧面沿热闷罐体侧面一周位于同一高度按间隙设置多个交换小孔,沿热闷罐体侧面一周位于同一高度的多个交换小孔形成一组交换小孔组。
所述的热闷罐体侧面沿热闷罐体侧面从上到下设置多组交换小孔组,相邻两组交换小孔组的交换小孔错位布置。
所述的位于下方的交换小孔组的每个交换小孔设置为位于上方的交换小孔组相邻两个交换小孔间隙部位。
所述的热闷罐体通过支架安装在密闭容器内,热闷罐体底部与密闭容器底部之间形成间隙部。
所述的热闷罐体下方的密闭容器底部设置排水槽。
所述的钢铁冶炼钢渣热闷装置的蒸汽供应管路设置为能够向密闭容器内供应带压力的高压高温蒸汽的结构。
所述的热闷罐体和密闭容器均为金属材料制成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530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