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PLC组合工法桩的高压水流引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41311.6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31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郭辉;张瑜;王康;李克;纪林峰;梅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00 | 分类号: | E02D5/00;E02D5/04;E02D5/28;E02D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郑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plc 组合 工法桩 高压 水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PLC组合工法桩的高压水流引孔装置,包括钢管桩、钢板桩和排水管,其中,钢板桩连接在钢管桩一侧,排水管包括连接在钢管桩上的第一排水管和连接在钢板桩上的第二排水管,且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上均开设有引孔。如此设计,通过在钢管桩上设置第一排水管,在钢板桩上设置第二排水管,在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上开设引孔,利用振动锤将钢管桩和钢板桩组成的组合工法桩打入土体,连接于其上的排水管随之一起下沉,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内部设置有高压水流,高压水流通过引孔流出切割土体,冲散土层,以此来减少组合工法桩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PLC组合工法桩的高压水流引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施工项目围护结构多采用PLC组合工法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勘查采用取点钻孔勘察,故不能准确反馈项目全部的地下土层分布情况,在PLC组合工法桩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中密砂质粉土层较浅的情况,在地下5m-14m的位置处,可能会存在有非常厚实的砂质粉土层,使得机械手在施工时插拔PLC组合工法桩变得极其困难,进而导致PLC组合工法桩无法进行正常施工;而导致PLC组合工法桩难以打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随着PLC组合工法桩打入土体越深,PLC组合工法桩与土体间摩擦力也越大,导致PLC组合工法桩越打越难,进而使得施工难度变高,施工效率也随之变低。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PLC组合工法桩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用于PLC组合工法桩的高压水流引孔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PLC组合工法桩的高压水流引孔装置,所述PLC组合工法桩包括:
钢管桩,并排布置有多个;
钢板桩,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钢管桩之间;
所述高压水流引孔装置包括:
高压水供给机构,用于提供高压水流;
第一排水管,与所述高压水供给机构连通且连接在所述钢管桩上,其上设有供高压水流向外流出的第一引孔;
第二排水管,与所述高压水供给机构连通且连接在所述钢板桩上,其上设有供高压水流向外流出的第二引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水管包括第一直管段和第一圆管段,所述第一直管段沿所述钢管桩的高度方向固定在所述钢管桩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圆管段与所述第一直管段的底端连通、且围绕所述钢管桩的周向设置在所述钢管桩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引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管段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孔在所述第一圆管段上设置有多个,且均匀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引孔之间的间隔为50-150mm,所述第一引孔的孔径为1-3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排水管包括沿所述钢板桩的高度方向固定在所述钢板桩上的第二直管段、以及与所述第二直管段的底端连通且水平延伸的第二水平管段;所述第二引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管段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引孔在所述第二水平管段上设置有多个,且均匀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引孔之间的间隔为50-150mm,所述第二引孔的孔径为1-3mm。
进一步的,所述钢板桩呈U型,所述第二直管段沿所述钢板桩内侧一拐角的高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桩的相对两外壁上固定有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锁扣,所述钢板桩的两侧固定有与所述锁扣卡扣配合的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41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水质监测仪
- 下一篇:一种承插式焊接涂塑复合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