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共挤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40089.8 | 申请日: | 202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03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仪征升力防排水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30 | 分类号: | B29C48/30;B29C48/16;B29C48/50;B29C48/395 |
代理公司: | 济南市新图新夏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30 | 代理人: | 陈体芝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挤模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出两条水平的输送管道,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有出料口,两条输送管道均与所述出料口保持联通,所述壳体另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控制座,所述控制座的内部中心位置转动安装有旋转盘,旋转盘的两边分别转动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活动臂,所述活动臂远离连接臂的端部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有安装盘,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共挤模具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本模具结构的提出,利用旋转盘、连接臂以及活动臂的传动组合,将两条物料输送通道联系在一起,利用一道传动设计便能实现两种物料的同步挤出,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挤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共挤模具是两种物料沿各自独立的流道流动,在接近口模出口处汇合,共同挤出口模,当流变性质不同的各熔体共挤出通过一共同流道时,将形成多层流动,方便在工业中加工使用。
现有的共挤模具在生产加工应用当中,两种物料的输送过程需要通过两道传动设计分别进行控制,其设计加工的过程比较麻烦,制造成本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共挤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共挤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共挤模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出两条水平的输送管道,并且输送管道内分别设置有物料挤出用的绞龙,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有出料口,两条输送管道均与所述出料口保持联通,所述壳体另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控制座,所述控制座的内部中空,控制座的内部中心位置转动安装有旋转盘,旋转盘的两边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凸块,凸块上分别转动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活动臂,所述活动臂远离连接臂的端部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位置与所述输送管道的位置相对齐,并且所述绞龙设置在所述安装盘的盘面上。
优选的,所述控制座与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壳体相异的两边。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还分别开设出用于与两个输送管道保持联通关系的入料通道。
优选的,所述控制座的外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设置的驱动轴插设在所述旋转盘的旋转中心。
优选的,所述安装盘为圆盘,并且安装盘与所述输送管道保持同轴心设置。
优选的,所述输送管道的外端口均为缩口式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方案提出的模具结构,解决了传统的共挤模具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本模具结构的提出,利用旋转盘、连接臂以及活动臂的传动组合,将两条物料输送通道联系在一起,利用一道传动设计便能实现两种物料的同步挤出,设计新颖,且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共挤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共挤模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共挤模具的旋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控制座;3、输送管道;4、入料通道;5、绞龙;6、出料口;7、旋转盘;8、旋转电机;9、凸块;10、连接臂;11、活动臂;12、旋转轴;13、安装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仪征升力防排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仪征升力防排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400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