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支撑和连接作用的代互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135555.3 | 申请日: | 2022-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86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龙;马传超;阎雪;胡光远;王福军;侯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一互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02 | 分类号: | H01F27/02;H01F27/40;H01F27/08;H01F27/28;H01F27/29;H01F38/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爱智善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50 | 代理人: | 查芷琦 |
| 地址: | 2014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连接 作用 互感器 | ||
1.起支撑和连接作用的代互感器,包括互感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器外壳包括呈板状的底、呈方形状的侧壁、呈圆柱状的顶,所述顶和侧壁一体成型后形成为开口朝下的开口结构,所述底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开口结构,并将所述开口结构的开口封住;
所述互感器外壳的顶上设有呈弧状的弧形凸起;
所述互感器外壳内没有铁芯和绕组;
所述侧壁的上部开有第一接线口、第二接线口,所述顶上开有第三接线口,所述第一接线口通过第一导线连接第二接线口,所述第二接线口通过第二导线连接第三接线口;
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导线均位于所述互感器外壳内,所述第二导线上串联有第一熔断器,所述第一熔断器位于所述弧形凸起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支撑和连接作用的代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下部开有第四接线口、第五接线口、第六接线口;所述第四接线口、所述第五接线口分别通过第三导线连接到第六接线口;所述第三导线位于所述互感器外壳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支撑和连接作用的代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器外壳内设有呈“Y”状的导电体,所述导电体的三个脚分别连接第四接线口、第五接线口、第六接线口,以所述导电体代替所述第三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支撑和连接作用的代互感器,其特征在于,互感器外壳的侧壁上设有呈环状的环形凸起,所述第三导线上串联有第二熔断器,所述第二熔断器位于环形凸起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支撑和连接作用的代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分向外隆起后形成所述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内侧为环形凸起的侧壁围城的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熔断器的侧壁上设有翅片,所述翅片插入所述环形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支撑和连接作用的代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或宽度自所述互感器外壳位于左右两侧的侧面壁的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支撑和连接作用的代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的两端分别向上延伸出两个呈圆柱状的柱状体,所述第三接线口有两个,分别开在两个柱状体上,两个第三接线口并联;
两个柱状体的高度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支撑和连接作用的代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的两端分别向上延伸出两个呈圆柱状的柱状体,两个柱状体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第三接线口开在其中一个柱状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支撑和连接作用的代互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接线口紧邻第二接线口,第一接线口和第二接线口之间通过金属片连接,以金属片代替所述第一导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一互电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一互电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3555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旋翼大载重植保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燃气管加臭装置





